世纪伟人孙中山

首页 > 馆务公开 > 媒体关注

世纪伟人孙中山

发布时间:2004-06-24    

  


    孙中山(1866-1925)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逸仙;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广东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人。 








                   孙中山遗嘱 








  孙中山在1925年3月12日逝世前夕签署的遗嘱。包括《国事遗嘱》、《家事遗嘱》和《致苏俄遗书》三个文件。在国事遗嘱中,他总结了40年的革命经验,得出结论说:“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发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号召,希望他的革命主张和革命主义能够得到实现。在家事遗嘱中,说明将遗下的书籍、衣物、住宅等留给宋庆龄作为纪念,要求子女们继承他的革命遗志。在致苏俄遗书中,阐明他实行三大革命政策,坚持反帝爱国事业的坚定信念,表示希望中苏两国在争世界被压迫民族自由之大战中,携手并进,取得胜利。孙中山还诚挚地请宋庆龄代他到苏联访问,以实现他的遗愿。孙中山的遗嘱显示了他的爱国反帝和坚持三大政策的伟大革命精神。 








                上篇:寻访伟人故里 








    作为孙中山曾经生活了十多年的地方,翠亨,满是关于孙中山的记忆,在那些老巷旧屋里,可以找到许许多多关于孙中山的蛛丝马迹。走在翠亨的道路间,就仿佛走在孙中山年少时的路上,不经意间就走过他小时候曾经嬉闹过的小溪、曾经听过太平天国故事的大榕树、曾经念过四书五经的祠堂、曾经打过架的店铺…… 








   酸子树 已高过两层楼 








  即使是在六月骄阳肆虐的下午,在群山环抱下的翠亨村依然享受着静谧与清凉。孙中山故居赭红色的二层小楼在树影的掩映下,显得庄严肃穆。这棵枝繁叶茂的酸子树长在院子的南侧,是当年孙先生亲手种下的,如今已经有100多年了,郁郁葱葱的高过小楼,将刺眼的阳光都挡在了屋外。而院子北侧的一面墙、一口井就是孙中山房舍的旧址——1866年11月12日,他出生在这里的旧屋里。 


  孙中山出生在一个典型的小农家庭。他的祖辈都是农民,到了他父亲这一辈,家境依然贫困。他的父亲孙达成早年到澳门当过鞋匠,30多岁才回乡娶了农民的女儿为妻。孙中山姐妹兄弟四人,他排行第三。家中还有祖母黄氏,一共七口人。 


  而现在展现在游人们面前的二层小楼是1892年,孙中山受哥哥孙眉之托,专门回乡亲自设计建筑的。这是座融合了中、西建筑特点的两层楼房,从外观上看不似传统的中式建筑般以三角形的“硬山式”为屋顶;而是方方正正的,并在楼房正面修建了西式的饰有七个圆拱装饰的走廊,全部外墙的玻璃窗外都加了一层木制的百叶窗。  








    小书房 窗几明净更显幽静  








   从客厅向右走,轻步上楼就到了孙先生的书房。面向阳台,且开了一扇窗,书房显得比楼下明亮许多,而高高的酸子树又将外界的嘈杂和刺眼统统挡住。在这独到的安宁中,110多年前,刚刚从香港学医归来年轻的、踌躇满志的孙中山在这里读书、行医、与朋友谈论国事。  


   顺着阳台向北走,穿过一间客房,走下楼来便是孙中山的卧室。雕花的木床上,一张草席两个瓷枕。据说,1892年到1895年间,孙中山就生活在这里。1912年5月,孙中山辞去大总统的头衔,曾回到故里居住,也是住在这小小屋子里。“平民大总统”的生活作风可见一斑。  








   老村落  错落有致迂回盘旋  








   从孙中山故居院子的后门步出,步入的是一片村落。这处村落是利用邻近孙中山故居的民房,复原、仿建了部分清末民初的民居而建成的。在错落有致的迂回盘旋中,100多年前的大户人家、中等人家、贫穷人家、侨眷人家和个体商贩的屋子都出现在眼前。 


  据悉,孙中山自小就因聪颖、胆大、极负正义感而闻名乡里。他一贯好打不平,遇见两个小孩打架,就走过去制止,弄清底细,立刻参加有道理的一边,合力将理亏的人打倒。因而,常常有乡亲拿着撕破的衣服到孙家来告状。孙母每次必责问孙中山,但是孙中山都是有道理的一方。  








   二亩地  正抽着稻穗儿  








   闸门的右侧,穿过一条短短的地下通道,就来到了“翠亨农业展示区”。迎面而来是一块书写着“龙田”二字的大石,穿过大石后爬满炮仗花的凉棚,映入眼帘的是一块方正的水稻田。现在正是水稻抽穗的时候,绿油油的立在田里,新结的稻穗儿弯弯的挂在尖上,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草香气。据介绍,这二亩半的田地正是当年孙中山父亲租佃的田地。  


   由于家境贫困,孙中山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帮助家里做一些农活。六岁时,他就帮助父亲、随同姐姐在“龙田”上做一些如除草、排水、送饭、送水等力所能及的农活。那时,他每年还要替人牧牛几个月,换回牛主用牛给孙家犁翻二亩半田地的工价。 








               下篇:从翠亨走向世界 








  孙中山出生在翠亨村,在翠亨村里长大,到1878年12岁时才第一次离开家乡。在翠亨——一个中国临海小渔村的幼年生活塑造了孙中山的性格,在这里,他找到了通往世界的路,在这里,他开始了最初的共和构想,步出了走向共和的第一步。 








  萧润君:时代与环境成就孙中山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馆长萧润君更多的从史实方面,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从翠亨走向世界的孙中山。 


  孙中山的哥哥孙眉在孙中山5岁时便远涉重洋到檀香山牧场当雇工。1878年,孙中山来到了檀香山。在这里,他进入意奥兰尼学校,接受了为期5年的学习,开始学习西方文化与知识。  


   由于他良好的英文和西方科学知识,1886他得以进入广州博济医院,后转入香港西医书院学习医术。而借着在穗港两地学医的机会,孙中山更是学习了大量的西方政治学说、自然科学学说、文史哲理论知识,确立了民主革命观,并开始进行民主革命活动。  


  





   胡波:淳朴民风孕育了孙中山  








   而中山学院的胡波教授则更多的从孙中山青少年生活经历、家庭背景上,为我们解释了一个翠亨普通农家子弟是如何走向世界的。孙中山的父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民,甚至还要在村里当更夫以补贴家用,这样一个平凡人家的孩子,如何会成长为一代伟人,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呢? 


  孙中山出生在鸦片战争之后,外国列强和西方文化已经通过各个渠道进入中国;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已经失败,但是其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新一轮的更大、更有力的民间反封建力量正在积蓄中;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在这一时期显露无遗,面对内忧外患,此时的政府统治已经是强弩之末。而地处岭南地区的中山翠亨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开放、冒险、乐观、讲求实效之民风。这些都通过十几年的耳濡目染,在孙中山身上打下了烙印。  


   除去大时代背景和大环境这些共性的因素,孙中山的个体原因也是他本人走向世界、走向共和的一个根本原因之一。  


   孙中山是父亲53岁时添得的儿子,前面又有哥哥、姐姐几人,在他出世前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夭折,所以孙中山一出生就受到特别的宠爱,父辈的关怀与哥姐的爱护使年幼的孙中山感到莫大的幸福和心理上的满足。宽松和谐的环境,常常使孙中山忘记了清贫生活的缺憾,而孕育了争强好胜、积极进取的个性,进而化生了不少热情浪漫、敏感灵活和富于同情心的博大胸怀,激发了探索创新的种种欲望。 








                     大事记 








  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翠亨村。1875年,在翠亨村读私塾。1879年6月,赴檀香山读书。  


   1883年7月,从檀香山回乡。1884年5月,与外沙乡卢慕贞结婚。 


    1886年,入广州博济医院学习西医。1887年,转学香港西医书院。  


   1890年,致书郑藻如提出改良乡政、建设家乡的设想。与杨鹤龄、陈少白、尢列抨击时政,倡言革命,结成四大寇。  


  1892年,回乡翠亨主持建造新居。在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赴澳门、石岐、广州等地开中西药局行医。 


  1895年,广州起义事泄,经澳门、香港往日本。 


  1896年,伦敦蒙难后在英国考察西方政治。 


  1900年,在东南亚从事武装起义的准备活动,发动惠州三洲田起义,建立起义指挥中心于台北。  


   1903年,领导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1904年,在檀香山加入洪门致公堂。在欧美宣传革命,组织革命团体。  


   1905年,联合各革命团体在东京成立同盟会,被举为总理。系统提出三民主义思想体系。  


   1907年5月,发动潮州黄冈起义。6月,发动惠州七女湖起义。9月,发动钦州防城起义。12月,发动镇南关起义。  


   1908年3月,发动钦州、廉州起义。4月,发动云南河口起义。 


    1910年2月,发动广州新军起义。  


   1911年4月,发动广州“三二九”黄花岗起义。10月,武昌起义,全国响应。12月,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元旦,就任临时大总统。结束中国的封建帝制,建立中国乃至亚洲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月,解临时大总统职,倡办实业,宣传民生主义。8月,同盟会与其他革命组织联合改组为国民党。9月,受任全国铁路督办。 


  1913年,发动讨袁的二次革命。 


   1914年7月,在东京组织成立中华革命党,任总理。  


   1915年10月,在东京与宋庆龄结婚。12月,发动讨袁护国运动。 


    1917年9月,组织护法军政府,任海陆军大元帅,在广州建立政权。  


   1918年5月,辞职赴沪著书立说,规划国家经济建设的蓝图。 


    1919年10月,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  


   1921年5月,在广州组织中华民国非常政府,任非常大总统再次在广州建立政权。12月,接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  


   1922年1月,出兵北伐,誓师桂林。6月,陈炯明兵变。8月,赴沪后与中国共产党代表李大钊会谈。12月,审议中国国民党改进案。 


    1923年1月,发表《中国国民党宣言》,宣布建国主张;发表《中国国民党党纲》,宣布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建国纲领。与苏俄代表越飞会谈后签署《孙文越飞宣言》。2月,在广州设立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任大元帅,三次在广州建立政权。 


    1924年1月,在广州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发表宣言,重新阐释三民主义。  


   1925年3月12日,因病不治逝世于北京。  








          后人寻访   








    孙中山的外甥孙程天德:  


   我见过外舅公 








  85岁的老先生程天德现在居住在南朗镇后门村三层高的独栋小楼里,正对着的是20多年前刚回家乡时自己引资兴建的南朗镇中心小学,平时总有小朋友的朗朗书声和嬉闹声传来,老人家也不觉得吵。 








    四岁时见过孙中山  








   程天德老先生的父亲程炳坤是孙中山堂妹孙妙桃的儿子,因而程天德先生称孙中山先生为“外舅公”。在四岁时,程老先生见到了母亲经常提到的外舅公孙中山。  


   那是1924年的四五月间,程天德的父亲去逝不久。时在广州的孙中山先生托人带信来说,想见见他们。 


  程老如今回忆起来,只记得当时在气派的大元帅府里,外舅公孙中山穿得非常神气,并且亲切地拍着他的头说:细佬仔,长得这么大咯!整个会面大概持续了三四个钟。 


  事后,程天德才知道,此次见面孙中山是为了解决程炳坤去逝后程家的生活问题专门安排的。此后,孙中山还特地交待一个叫孙丁财的人,由南朗利行米铺每个月供50斤米、30元钱币给程家。 








  孙中山是我家的恩人  








   回想童年的故事,程天德说,正是在孙中山的影响和帮助下,他才有了今天。当年,父亲年轻时跟着孙中山下南洋搞革命,并在孙中山的帮助下,在广州开了一间名叫“程坤洋服”的洋服店。后来陈炯明造反,洋服店开不下去了,父亲回到家乡南朗,第二年病逝。此后,孙中山一直为程家每月供米、供钱,孙中山去逝后,又由其元配夫人卢慕贞供给多年。  


  “那时,我读书、生活的费用都是卢氏出的!”1947年,程天德被委任为南朗乡的乡长。  








   博爱精神代代相传   








   1949年中山解放了,而也就是在这一年,程天德迁至香港。1980年,程天德才回到了故乡,一住就是24年。老人说:“落叶就得归根,这里才是我的家。”  


   当年,程老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能为家乡建设做些什么,首当其冲的就是办教育。此外,由程老发起创办的“香港南朗二十四乡同乡会”已经有20年了。 


  程老觉得自己的“热心”与他成长时期多次受恩于孙中山和孙氏家族不无关系。而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他后辈们也将这种表现为“热心”的博爱精神传了下去。程老外孙杜宗智,哈佛大学硕士学位,发起建立了旨在帮助内地因艾滋病失去双亲儿童的“智行基金会”。2003年,被评为2003年度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有关孙中山的影音作品  








    ◆文献纪录片《孙中山》  








   本片是为纪念辛亥革命爆发90周年而拍摄的,由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北京大学联合摄制。这部文献纪录片中不仅有见过孙中山的世纪老人,而且还寻访到了孙中山的第三代亲生骨肉。  








   ◆纪录片《世纪伟人孙中山》  


   本片为《世纪伟人》系列纪录片之一,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本片共分四集:第一集《缔造共和》、第二集《强国之梦》、第三集《天下为公》、第四集《千秋基业》。  








   ◆彩色故事片《孙中山》  








   本片1986年由珠江电影制片厂出品。广州起义、惠州起义、组建革命政党同盟会、武昌起义、“二次革命”、国民党“一大”……故事片生动地再现了孙中山的革命中的感人片段。 








  ◆20集电视连续剧《孙中山》  


   本剧记述了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从1895年第一次武装起义到1925年北上,病逝于北京,近三十年的革命生涯。 


      





          来源:中山日报2004年6月23日 


          作者:罗纯 




上一篇: 孙中山曾为龙洞题金字牌匾
下一篇: 孙中山东西药局 隐身荔湾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