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栋笃笑”看粤语文化保护

首页 > 资讯 > 中山文化

从“栋笃笑”看粤语文化保护

    ■ 越是植根于本地沃土的文化,越能在世界上走得远。
    ■ 粤语作为岭南文化的承载体之一,已经拥有数年的历史了,自然需要大力继承和保护。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保护粤语文化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们期待着,借"栋笃笑"这种艺术形式,粤语文化能够进一步大放异彩。

    2009年岁末,被称为“栋笃笑”鼻祖的黄子华抵穗,连开11 场 Talkshow。仅凭一个人一张嘴,站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上数小时,时政、经济、文化等各种话题都能化成笑料,台上妙语不断,台下掌声雷动。有观众评价说,只要在说白话的地方,黄子华的“栋笃笑”就有市场。
    当唱东北二人转的小沈阳站到了央视春晚的舞台上,当说清口的周立波为海派文化树立了信心时,广东和香港的人们却对此并不热衷,理由是“你们有你们的小沈阳(周立波),我们有我们的黄子华”。毫无疑问,黄子华和他的“栋笃笑”已成为粤式市井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那采自民间的新鲜题材,那幽默出彩的地域方言,那贴近民生的主题内容,都贴上了粤语文化“市井化”、“草根化”的标签。
    颇为尴尬的是,“栋笃笑”的受众面较窄,很多内地观众甚至不识黄子华为何人。有人评论说,如果能将“栋笃笑”的台词改成普通话,那么受欢迎的程度将会深广得多。殊不知,“栋笃笑”的精髓即在于它的本土性,方言越土、越纯、越地道,就越能体现其音韵美、乡土美、风格美,使喜剧的演出更火爆、更出彩、更成功。须知,许多与特定社会的风尚和思想有关的滑稽效果,是无法从白话直接翻译成普通话的。
    推广普通话和保护地方方言并不冲突,推广普通话并不是企图消灭方言。方言是不可能人为消灭的,方言有其自己的使用价值,将在一定领域和特定地区内长期存在。文化储藏、积淀在语言中,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储藏在其多样的语种中,粤语作为岭南文化的承载体之一,已经拥有数年的历史了,自然需要大力继承和保护。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保护粤语文化行之有效的方法。
    文化方面的强大对于语言兴旺的影响是很大的,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粤语歌曲和电影的风行,内地也曾掀起过一阵学粤语的风潮。随着香港电影的式微,这股影响力日益缩小,粤语需要寻求更多元化的文化承载形式,“栋笃笑”无疑已成长为粤语文化的有效载体之一,粹取了不少精妙传神的白话俗语,因此才会惹得台下观众们的会心一笑。
    越是植根于本地沃土的文化,越能在世界上走得远。曾经风靡两岸的粤语流行歌,如今火遍全国的海派清口,都说明了同一个道理,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只要做到极致,自然会突破语言的界限,走遍全国各地。谈到“栋笃笑”未来的发展,黄子华曾笃定地表示,要将 “一人转”进行到底。在坚持的同时,他也梦想有朝一日能到北京、上海开“栋笃笑”专场。生动活泼的粤语成就了黄子华和他的“栋笃笑”,我们也期待着,借“栋笃笑”这种艺术形式,粤语文化能够进一步大放异彩。 

来源:中山日报 2009-12-16 作者:禹媚



上一篇: 《中山市文明城市建设三年规划纲要(2009-2011)》出炉
下一篇: 郑观应故居周边环境将改造 总投入达3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