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

首页 > 孙中山 > 亲属后裔

宋庆龄

发布时间:2018-01-03    

姓名: 宋庆龄
字: 原名庆林(英文音译Chung-ling或Ching-ling)
号:
生卒时间: 1893~1981
亲属关系: 孙中山夫人
籍贯: 广东省文昌(今属海南省)
全文: 

清光绪十八年十二月初十1893年1月27日)出生于上海。其父宋嘉树,是一个传教士、实业家兼革命党人,是孙中山的战友。宋庆龄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进上海中西女塾读书,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夏结束学业,同年8月赴美国留学,是清政府第一批选派的官费女留学生之一。最初在新泽西州斯密特镇波特温学校学习法语和拉丁文。清光绪三十四年八月(1908年9月),进入佐治亚州梅肯市威斯里安学院读书,1913年5月毕业,获文学士学位。

    1912年4月,宋庆龄在威斯里安学院院刊《威斯理安》上发表《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一文,高度评价辛亥革命的胜利,指出:“此后四万万人民将无复为专制政体之奴隶,一改四千年来之桎梏,而恢复人类应有之自由平等。”1913年8月29日,结束了学生生活的宋庆龄到达日本横滨。次日在父亲的陪同下到东京会晤孙中山。此后,她多次访问过孙中山,“主动提出要帮助他。”1914年3月,宋庆龄开始担任孙中山的英文秘书。孙中山在日本组成中华革命党,领导反对袁世凯的斗争。宋庆龄在这艰苦岁月里,给予孙中山巨大的支持和鼓舞。她积极地协助孙中山,担负着整理文件、处理函电及提供资料等许多繁重、紧张的工作。1915年10月25日,宋庆龄力排家庭和亲友的阻挠,到达日本东京,和孙中山结婚。她既是孙中山的生活伴侣,又是孙中山革命事业忠实的战友和助手。

    在护法运动中,宋庆龄跟随孙中山在上海、广州之间,在韶关、桂林、梧州等地劳苦奔波,协助孙中山工作。1921年10月,为支持孙中山北伐,她和何香凝发动广州妇女组织“出征军人慰劳会”,并亲自率领会员到梧州慰问。1922年6月,军阀陈炯明叛变,炮轰总统府,她在危急形势下,坚持自己留下,以便孙中山顺利脱险。此后,她参与孙中山同中国共产党代表李大钊等以及共产国际苏俄代表马林、越飞等人的会谈,在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制订“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24年11月,孙中山为了全国的和平统一和经济建设问题,决定接受冯玉祥等的邀请北上,宋庆龄毅然随行。1925年初,孙中山在北京病重期间,宋庆龄在病榻前日夜护理。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她向国内外介绍了孙中山遗嘱,并决心继承遗志,奋起完成其未竟事业。

    孙中山逝世后,她坚持孙的革命原则和政策。1926年1月,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她坚决维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与国民党右派进行坚决斗争。1927年初,国民政府迁都武汉后,她在汉口创办湖北妇女党务训练班,培养妇女干部,5月同何香凝组北伐红十字会(即北伐伤兵救护会),发动慰问伤兵运动和策划战时救济工作。“四一二”事变后,宋庆龄和国民党左派人士邓演达、何香凝等以及中国共产党人毛泽东等联名通电讨蒋。在“宁汉合流”前夕,她又在汉口发表《为抗议违反孙中山的革命原则和政策的声明》,阐明孙中山的革命原则和政策的真谛,宣布同背叛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叛徒决裂。同年8月1日,她和邓演达、毛泽东等22人,以国民党中央委员名义发表宣言,谴责蒋介石、汪精卫对孙中山革命政策的背叛。中国共产党举行“八一”南昌起义,由周恩来等25人组成革命委员会,宋庆龄被推选为委员会7人主席团成员。同年8月底,宋庆龄宣传孙中山的思想与事业,探索新的革命道路以及为完成孙中山生前访问苏联的遗愿,出访苏联。在苏、德、法等国期间,她参加了一系列国际性的反帝活动。1927年12月在比利时和1929年 8月在德国召开的两次国际反帝同盟大会上被选为名誉主席,其后又成为世界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委员会主要领导人之一。

1929年5月,宋庆龄回国参加孙中山奉安大典。发表不参与国民党任何工作的声明,拒绝参加国民党三届二中全会。8月痛斥代表蒋介石的戴季陶的游说。9月再次出国,在法、德等国潜心研究孙中山的遗著和国际政治以及中国的土地问题。

1931年8月,宋庆龄因母丧回国。“九一八”事变后,她发表《宋庆龄之宣言》,揭露蒋介石政权的本性及它在民族危亡之际的投降活动,深信“只有以群众为基础并为群众服务的革命,才能粉碎军阀、政客的权力,才能摆脱帝国主义的枷锁,才能真正实行社会主义”。面对国民党的恐怖统治,她和鲁迅、蔡元培、杨杏佛等于1932年12月在上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任全国执行委员会主席,掩护和营救了许多被迫害的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民主人士。她还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而不懈努力。1937年2月,与何香凝、冯玉祥等在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恢复孙中山三大政策案,力促国民党联共抗日。抗日战争爆发后,她支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各党派、团体以及广大官兵的抗日爱国行动。11月发表《关于国共合作的声明》,赞成第二次国共合作,指出孙中山主张国共合作就是主张共同奋斗救中国,只有同代表工农劳动阶级利益的共产党合作,才能顺利完成国民革命的使命。1938年6月,她在香港发起组织保卫中国同盟,致力于战时医药救济和战灾儿童福利工作。这个组织向全世界报道中国人民的斗争真相,并把募集的钱款和医药物资主要运往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坚持敌后斗争抗日民主根据地,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1941年12月,在香港沦陷前撤退至重庆,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活动。抗战胜利后,于1945年12月,宋庆龄在上海将保卫中国同盟改组为中国福利基金会,致力于妇幼卫生、文化教育和社会救济事业。解放战争时期,她通过各种渠道,给解放区以巨大的物质和道义上的支援。

    1948年1月,宋庆龄被推举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名誉主席。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活动,并出席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她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国家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和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等职务。在国际事务中,宋庆龄长期致力于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宋庆龄在1950年11月被选为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执行局委员,1952年10月被选为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联络委员会主席。并荣获1950年度“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金。1981年5月15日,宋庆龄被接纳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6日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5月29日因患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不治,在北京病逝。逝世时被誉为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杰出的国际政治活动家。依其生前遗愿,6月4日,宋庆龄的骨灰安葬于上海万国公墓宋家墓地内,并辟周围159亩土地为宋庆龄陵园。


上一篇: 孙眉
下一篇: 陈粹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