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共和协会上孙中山论汉阳铁厂招日股弊端书 (1912年2月5日)

大总统阁下:

敬启者。昨见《时报》所裁,汉阳铁厂与横滨正金银行缔结合同,拟发行新股票银一千万两,以一半充扩张铁厂经费,以一半借与民国等语。按此事译自西报,未悉是否确实。然其关系甚巨,有不能不切实上陈者。

窃维汉阳铁厂规模之宏,资本之厚,实为我国独一无二之实业。近年来成绩甚佳,日本因军用而订购买,美商因销场而代输出,又为将来太平洋海陆军国制造之要需。若不慎重调查,任听盛宣怀乘机舞弊,恐引狼入室,该厂必为开平公司之续也。请言其害,约有两端:

一、查该厂及煤、铁两矿,资本价额计有开办官本银五百万两,老商股票银三百五十余万两,商息填给股票银七十九万五千两,公债票银五十万两,预支矿价、铁价、轨价银三百余万两,外债、商欠一千万两。由前鄂督张之洞奏定该厂商办出铁时,按照吨数,每吨抽银一两,摊还官本,迄今尚未实行。故公家对于该厂占有债权,该厂对于公家负有债务,往往不能自由行动,而该厂之能完全为中国所有者,亦赖此也。今盛宣怀既已失败,其故乡产业又为民国举以充公,深虑波及铁厂,伤彼命脉,乃乘民国财政支绌之时,欲在日本添招新股千万,以一半借与民国。窃恐其阴谋诡计,即以此五百万两为偿还官本之藉口,以杜民国政府之将来牵制,而彼即挟持外人股分,为之保障,纵使权操外人,然与彼个人之财产,固无损也。倘不幸而言中,是第二开平公司又出现于中国,不独南方失此绝大实业,有损于经济政策,而海陆各军之制造原料,将反求之于外人之手,其危险实属可虑。查前年美商承购汉阳铁料时,日人以订约在先,出而抗阻,后许以锰矿利益,乃能通过。前车可鉴,不可忽也。此其害一。

二、东西各国,对于汉阳铁厂垂涎已久,苦于不能插手。此次民国若以借款之故,借以抵押,无论何国,当无不可行者。盖抵押性质,权尚我操。若添加外股,则以股东权利相凌,终不免如开平之失败。何况中国公司,向于财政簿记,均极腐败。盛宣怀前因夤缘富贵,出其种种贿赂手段,不借以铁厂干股私赠亲贵,何虑数十百万(观北京报载,贝勒载洵财产单内有汉阳铁厂股票银三万两,即此可推)。试问将来股东大会时,以外人精核会计,能如中国之庸愚股东,放弃不问乎?迨经外国股东,查出该厂办法种种劣迹,照章诘责,势必要求更换职员,则以后经理全权,自必一并转移于外人之手矣。此其害二。

有此两害,则目前盛宣怀之与正金订立招股合同,以要求我民国之认可,不可不加审慎也。夫国家殖产兴业,吸取外资,华洋合办,原非不可行之事,然以现在中国公司之程度,则尚非其时耳。况以借款而论,汉阳铁厂既有官本五百余万,又在民国范围之内,而此次湖南以兵力保护萍煤,开支经费,甚属巨款。且大冶铁矿,从前张之洞手批案卷内,有该矿属于湖北官产,不能归并铁厂等语。似此种种原因,即以汉冶萍公司产业借为民国抵押,名正言顺,并不为过,何必由该厂为主体,自行添招外股,致有以后流弊也。且该厂既为合股公司,凡属借股及招外股,应先由股东会议,盛宣怀安能以个人名义,擅行签字,仍如旧日之专制行为乎?

本会同人再四筹商,均以为铁厂关系长江流域之实业,应由民国政府出而主持,拟有两种办法:一、请顾全该厂商办宗旨,勒令盛宣怀将旧有股款及历年账目切实清理,造册报告。其中属于盛宣怀之股分,亦准一律保全,免其充公,以释疑虑,而示体恤。二、该厂商股不过四百余万,较之官本五百万,尚居少数,应由民国作主,以该厂产业抵借外债一千万两,仍以一半发交该厂,重振厂务。俟民国大定后,再行添招股本,扩充大办。

本会为慎重借款,预防流弊起见,据实直陈。是否有当,伏候采裁。

湖南共和协会谨启

二月五号

(加盖“共和协会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