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烈钧致袁世凯、孙中山等电 (1912年4月18日)

北京袁大总统、唐内阁总理、各部总次长、参议院、军界统一会、黎副总统、杜军统、各师长、孙尧卿君、吴由三君,南京孙中山先生、黄留守、张季直先生、王铁珊军长、各师旅长、长江水师李总司令、黄海军总司令,苏州程庄两都督、李师长晓垣,上海陈都督、伍秩庸先生、徐仓场总督、黄师长膺白,安庆孙都督、桂君仙峰、胡君幼卿、孙君孟戟,长沙谭都督、程统领、梅统领、王统领,云南蔡都督、各司长、迤西李师长、迤南罗师长、迤东殷师长,贵阳唐都督、韩参谋总长,广东陈都督、谭君天存,桂林陆都督、陈军务司长,杭州蒋都督、汤蛰仙先生、孙都督,太原阎都督,陕西张都督,四川尹都督、胡军长、张参议长、彭曾各师长,济南胡都督及各省都督、临时议会、上海秦晋豫陇协会、威武军张司令、各路军统及各司令、中国同盟会本部、丈夫成城团、民社、共和促进会、公民急进党、《国风日报》《民立报》《时报》并转各报馆公鉴:近来谈国事者,每有以各省都督专司军政,别设一民政长官专理民政,各遥遥直接于中央政府之说,盖深恐武人政治将不利于共和。唐时节度,流为藩镇,历史具在,堪为隐忧,此诚谋国至计,稍有血气者,莫不钦感也。虽然烈钧愚见,颇不谓然。自武汉起义,迄今七阅月,统一政府,幸告成立。然外顾列强,则国家之名号,尚未承认;内瞻神州,则军士之交讧,时耸听闻。国本未固,乱机四伏,而欲使军政、民政划然分立,位置相若,不相统属,一有缓急,倚恐何人。乃或互相接洽,互相推诿,国家大政,从堕于冥冥之中,小则有水深火热之忧,大则有瓜分豆剖之祸。此不可者一也。民国甫定,政府初成,各省军制,未尽划一,旧募新招,程度参差,粮统装械,胥赖本省自筹,政府未遑兼顾。设使都督于军政之外,号令不行,财政计画,势难过问,一有遗误,饷无所出,兵何能战?京、津、保定之变,痛犹未已,前辙可鉴,后患堪虞。此不可者二也。历代开国,常以大将都督诸州。即今日列强,亦每以大将统治新得领土。良以定乱时期,乱种尚多,难免暴动,奴人未戢,不无反侧,非资之以兵权,不能确保秩序,以图改革之进行。矧今日宗社乱党,分窜各地,票匪余孽,屡扰吾民,州牧县令,羽书交至,酌予军警则措置裕如,征调稍迟,糜烂立见,州县如此,一省可知。此不可者三也。总之,革命方法原分三期,军政、约法、宪法是也。今日中央政府,由军政时期进为约法时期,各省现状则尚在军政最中之时,都督一官,日后固不待久存,惟目前决不能骤废。鄙见以为约法时期之各省都督,似应统揽一省之治权,另设军务、财政、内务、外交、教育、司法、实业、交通各司,分理庶政,各司对于都督负主管范围之责任,都督对于中央政府负全省治安责任。都督资格,不分军、绅、商、学各界,但□品兼优,素孚众望,而无大不利于民介(?)举动者,便可充任。以之整理地方,维持秩序,俟大局稍定,军政撤销,然后改正全国军区、政区,就各地方之险要,划分戍军区域,定戍军之夹〔多〕寡;就行政上之便利,划分行政区域,永〔或〕废省存道,或别分为州。于时由约法时期进为宪法时期,规定全国统一官制,废都督,设民政长,不□军务应归中央,即财政、司法无不当受成于政府,以收中央集权之效,而成单一民国□功。

烈钧自顾学浅识疏,早欲引退,只因共和尚未□定,未便遽尔卸责。地方官制关系各省治安,政府既已议改,彼此即应祥〔研〕究。盍〔盖〕一经政府提出,议院议决,成为法律,不能实行,何为讨论于事前,免致窒碍于事后也。诸公宏议伟略,当有卓见,谨贡一得之愚。如蒙赞同,即拟各抒谠论,径电中央,取决多数,以为编订官制之参考,民国甚幸。赣都督李烈钧。巧。印。(南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