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孙中山曾为五一国际劳动节题写“天下为公”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2022年05月01日 01:00
图片


图片

孙中山与劳动节


在孙中山年代,劳动节纪念活动也多表现为唤醒工人群体对劳动权利的争取。


1920年5月1日,《新青年》第七卷第六期出版“劳动节纪念号”,发表了工人生活照片和工人题词,李大钊发表《五一运动历史》。孙中山为“劳动纪念专号”题写“天下为公”四字,以勉励工人群体以天下为己任,发挥劳动者的自身价值。


 1922年5月1日至6日,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全国性大会——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召开。此次大会得到了孙中山所领导的广州政府的大力支持,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的会议地点。此次会议到会代表162人,共代表12个城市、百余个工会和30余万会员,通过了包括8小时工作制案在内的10 个决议案,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1924年5月1日,孙中山先生出席广州市工人第一次代表大会并发表演说。他呼吁广大工人团结起来“组织一个工人大团体”,“同资本家争地位”,并学习俄国工人,做国民的先锋,到最前的阵线上去奋斗。

图片
图片
图片





孙中山与工人


孙中山对工人遭遇十分同情。早年,孙中山辗转于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求学和生活,对民间疾苦深有体会。1912年10月,孙中山在对上海中国社会党演讲中,热情洋溢地歌颂了工人对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他认为工人不仅是发达资本的功臣,也是人类世界发展的功臣。


孙中山抨击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1920 年10 月,孙中山应邀参加上海机器工会成立大会,见证了中国工人阶级第一个工会组织的诞生,并发表长达2小时的演讲。孙中山对工人的同情,对工人作用的歌颂,对资本家的猛烈抨击,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工人的觉醒。


孙中山积极对工会组织进行帮助。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前后经常乘轮船奔走海外,对中国海员的遭遇和生活看得清楚。1913年,他号召海员组织起来,先后在日本和香港建立“联义社”,这是海员的第一个团体。孙中山还颁布一系列政策法令对组织工会予以支持。1920年,孙中山在广州重组军政府时,于《内政方针》中提出“保护劳动”“谋工人生计”“提倡工会”等主张。在此力量的推动下,广州工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特别可贵的是,这些工会不是有名无实的“招牌工会”,而是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具有力量的群体。1924 年10 月1 日,孙中山颁布《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工会条例》。这是中国首个承认工人有组织工会权利的法令,反映出孙中山对工会组织的支持。


图片




图片






孙中山解决工人问题的方法


孙中山在考察欧美各国后,忧虑贫富差距悬殊、阶级对立严重等社会问题会在中国重现,期望“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他主张待政权建立稳固后,首先对社会与工业进行改良和变革,其次将运输业和交通业收归国有,再次运用国家机器直接强制征收所得税,最后大力开办合作社以求公平合理分配,让社会劳动成果为全民所享。


对于解决工人问题,孙中山保持乐观态度,认为“中国本来没有大资本家,如果由国家管理资本,发达资本,所得的利益归人民大家所有,照这样的办法,和资本家不相冲突,是很容易做得到的”。


孙中山的理想是当革命成功后,政府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扩大社会生产,节制私人资本,促进公平分配等手段来解除工人的痛苦,调解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进而实现大同社会。孙中山试图站在超阶级的层面,使中国“资本家和工人的利益相调和”,以此解决工人问题,但在当时社会矛盾丛生、阶级斗争尖锐的历史环境中并没有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陈卫民:《孙中山与早期广州工人运动》,《史林》1995年03期。

宋翔:《孙中山、毛泽东工人观比较研究》,《赤峰学院学报》第34卷第10期。


编辑/佘凤英

一审/王  芬

二审/张道有

三审/林华煊


图片

————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惊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