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史料
报刊史料
孙眉传略 文物照片 其他照片 名人遗著 报刊史料 研究著述

首页 > 孙眉史料数据库 > 报刊史料 >

《申报》史料

孙大总统之家史
  鄕望广州函云:香山翠亨乡,自开辟以来,不过二百三十余年。男丁不过三百余口,而孙氏家族大小不过三四十人,现居乡者仅得一人,历来无人考试及捐纳职衔之类,不受满淸半点之污。今一鸣惊人,杰出而为中华民国破天荒之大总统,可谓盛矣闻。孙家七八十年来,且未曾纳过一文钱粮,尤可谓淸白。本月三号即十五日,为大总统家乡办警开幕之盛典。附近各乡,均派代表排队参观,十分然閙。所有颂词,以香山四大都保安会同人所上为得体,其词曰,黄祖有灵,诞生哲嗣。五岳精英,两间正气。翠亨发祥孕育孙氏,种族革命怀抱大志。二十余年,屡仆屡起,誓灭伪淸,铁血主义,武汉风云,披靡天地,还我汉家光复土宇大功告成。公为盟主,总统荣膺十六省,举震耀环球,欢腾遐迩。开国元勋,伯仲媲美,造福同胞,共和政治。设警办团维持桑梓,聿焕新猷与民更始。猗欤休哉,莫名志喜。
家乘祖敬贤,父达成,均业农处世,勤俭可风。母杨氏,去年六月十三在九龙仙逝享,寿八十四。出殡之日,胡汉民先生等为之扶柩送行。杨氏生三男二女。长名孙眉,即寿屏先生,次幼殇,总统行三,男女混计,实孻生也。总统现年四十六岁,失怗己二十年。因家道淸贫,十四岁出洋,依赖乃兄。斯时其兄在檀山雇工,月得工金十余元,供弟读书,实属异常辛苦,所幸渐入顺境。故总统得在檀读书四年,染有革命新思想,欧美文明风气。至十八岁,返乡大倡破神权之说,斩去乡主北帝手指,乡人哗然,因乃父得人和遂不执罪。厥后往香港再读西书数年,考入医学专科,所有学费皆由其兄供给毕业。以后实行革命,亦得其兄大助力,可谓难兄难弟矣。
——《申报》,1921年1月19日第6版。
 
        香港:中央党部议决,每月给孙眉夫人养老金二百元。[六日下午九钟]
——《申报》,1926年12月7日第4版。
 
杨鹤龄请国葬总理母兄
广州政分会转请中央核办
        广州政治分会日前将杨鹤龄请国葬先总理太夫人杨氏与胞兄孙眉公,及为朱烈士等建立墓碑,并䘏程先烈遗孤,曁给谭弼养老金原函,转呈中央政治会议核办。昨(十九日)中政会开一百六十八次会议,当经议决,转送中央常务会议讨论,兹节录杨鹤龄致广州政分会函如次:
        “查先总理之太夫人杨氏,耆年硕德,训子有方。乙未举失败,先总理尽室去檀岛。未反正之前,先总理胞兄眉公在九龙密设机关,奉母归来,以图稍尽孝养之职。讵民国纪元前一年,太夫人不禄,草草敛葬于宝安县之白花林。以太夫人有赞成革命之懿德安识,谓宜由钧会提议国葬,以慰先总理在天之灵。而眉公为先总理胞兄,毁家革命,所捐资财以百万计,卒之推倒满淸,建立民国。难兄难弟厥功之伟,无与伦比。其子昌又死于国事,二次革命失败后,郁郁家居,卒于澳庽。推倒洪宪之后,始迁葬于中山鄕。以彼之丰功伟烈,而死后寂寂无闻,何以彰先烈而励后死。谓宜由钧会与太夫人一律提议国葬,并铸立铜像,以安英灵而垂纪念。其余与先总理同谋举者,有朱邱陆程诸先烈及郑士良(即弼臣)、杨衢云、黄咏商等。陆先烈遗族已有抚䘏,程舰臣先烈系舍侄心如之妻父。乙未之役,心如两翁婿由弟着其追随先总理,在羊城谋举义,事败心如与先总理郑士良杨霜翘等,乘小轮船走濠镜,得脱于难,耀臣则与朱邱陆三先烈同时被捕,陆先烈遂成为革命流血之祖。耀臣在狱多年,备受酷刑,卒瘐死狱中。程先烈系中山县田边村人,后由乃兄以子承继,今年十七八龄,乞由钧会提议,给以遗族抚䘏金,并给学费,俾成有用之村。又孙眉公之妻舅谭弼系中山县崖口鄕人,既属先总理至戚,又是总角之交,患难之友,今年已六十余矣。先总理在檀岛创立兴中会,彼与夏伯子同时赞成,力助筹款,失败一次,筹款一次。彼经商所获,尽地牺牲,随先总理周旋,不避险艰,任劳任怨,其功比夏伯子有过之无不及。凡老于檀山华侨同志,无不知之。同志中如吴铁城林子超等等,到檀办党事,大得其臂助,今夏君既得领年金,而谭君则有食贫之叹,揆之情理,岂得谓平。应请钧会提议,给以养老年金。俾革命前辈养生有资,莫名感泐,又朱邱陆程郑士良杨衢云黄咏商诸先达,皆一时之彦,轰轰烈烈,前淸君臣闻风丧胆者也。应由钧会访其遗孤,酌量资助之,并搜查其遗骸,为之建坟茔树丰碑,以彰先烈而垂景仰。”
——《申报》,1928年12月21日第9版。
 
槟榔屿与黄花岗
        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殉难之役,为革命史中最悲壮最绚烂之一页。按其时日,为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实阳历四月二十七日。英属马来亚各埠华侨以是役之前,诸先烈集合筹策,奔走捐输实以南洋为策源,七十二烈士中若温生才、陈文褒、罗仲霍、李雁南、李晚、郭继枚、余东雄、黄鸣鹤、杜凤书、口华等且皆侨寓南洋商工学报各界中之翘楚也。故对于此项纪念,尤为重视。除各学校报馆社团皆停止办公。举行纪念式外,各商家亦多悬旗。表示追忆。
        槟城阅书报社为当日同盟会临时干部所在。起义之前,总理由旧金山取道日本而至槟榔屿,与黄兴、赵声、胡汉民、孙眉及南洋各埠代表开秘密会议,决定以中国敎育义捐为名,拟筹款项十万元,以图大举。是日总理以淋漓沉痛之演说,即席捐得八千余元,即所谓“庇能会议”是也。胡汉民等手订之书报社社章,墨光鉴人,尚在壁间。其他手迹,则多随时毁弃,存者绝鲜。惟老同志邱明昶家中尚藏有天运戊申年所规定之靑天白日满地红旗数幅耳。
社前中路两旁有大木数十章,适岁岁于此时满开黄花侨众或称之为淸明花,以其开于淸明节左右也。此尤足引起追念烈士之感。
        今年是日,虽值京汉粤风云变色,侨众多抱和平破裂之殷忧,而槟城书报社之纪念仪式照旧举行,老同志亦多莅会,惟社中旧悬李宗仁、白崇禧等赠像,则一律撤下,表示打倒之意。而李烈钧、蒋中正等诸委员之肖像。仍保留于总理像旁,受侨众之瞻仰焉。
        槟榔屿虽一小岛,纵横不过一百零七方里。而对于西方,则为英属海峡殖民地之发祥地。(英国于距今一百四十四年前占有是岛。即以为马来亚殖民地之首府。至中英鸦片战争前二年即距今九十二年始移设首府于星加坡。)对于东方,则曾为中华民国革命之策源地。故其价值盖不仅风物秀丽之足以动人留恋,且已永植深远不刋之纪念于欧亚两大国家人民之脑蒂矣。
——《申报》,1929年4月18日第12版。
 
 
中央举行常会
        南京:中央一日晨八时一 一 一次会议、到汪兆铭、孙科、叶楚伧、居正、林森、褚民谊、马超俊、陈立夫、邵元冲、张继、邓家彦、李宗黄等三十余人、由居正主席、一撤销陆军第六十六十一七十八三师特别党部、二拨孙眉先生总理胞兄改葬费一万元、三中央宣传委员会文艺科科长朱应鹏辞职、以孙德中补充、四推陈委员策出席下星期一中央纪念周报吿、五其他例案、(一日中央社电)
——《申报》,1934年3月2日第9版。
上一篇: 没有上一篇了
下一篇: 《议决每月由省政府津贴孙眉先生淑配谭夫人养老金二百元》,《广东省政府特刊》 192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