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曼殊《申报》史料
报刊史料
苏曼殊传略 文物照片 其他照片 名人遗著 报刊史料 研究著述

首页 > 苏曼殊史料数据库 > 报刊史料 >

苏曼殊《申报》史料

1、紫罗兰菴随笔
  (瘦鹃)
入春以还海上新派女子竞事束髪以罗带或珠带束于首之四周锦泽珠光与秀髪相映益令人增卷□如趸髪髪如云之感亦一种美术的新妆饰品也此等束髪带西洋女郎多用之或三十以内之少妇偶为靓妆遂亦以罗带束髪窃尝考其起原殆创行于跳舞会中盖一经舞踊髪必散乱以带束之则不致首如飞蓬矣以□观察所及似宜于二十龄以内不束裙之女郎年事过长者束之则匪特不足以益美观反将取□于人以言时令则宜于春秋而不宜于冬夏冬宜御冠夏易渍汗不如不东为佳束带后如复于带畔裰以鲜花朶深色带配浅色花浅色带则配以深色花配合适宜殊有相得益彰之妙非野花乱堆者所可同日语也束髪带之盛行于欧洲也为时已久罗马古书中之美人已有以带束髪者一千八百零六年英国有大家女日玛□佳华丝MaryCbanerth与大诗人摆伦Byron相爱悦尝以一天鹅绒之束髪带为赠寄相思而达情□而摆伦之心遂亦为此束髪带所束缚至于十年之久所谓罗带结同心者其即此意欤时摆伦得带大喜如亲香泽立以诗答之诗凡五首情文兼至香山苏曼殊译作云何以结绸□文纰持作绲曾用系卷髪贵与仙蜕伦系着罗衣里魂魄还相牵共命到百岁殉我归重泉朱唇一相就汋液皆芬香相就不几时何如此意长以此俟偕老见当念旧时挚情如根荄勾萌无绝期㐱髪乃如铣波文映珍□□首一何佼举世无与易锦带约□□郎若炎精□赤道□无云光景何每晫以此佳□殊足使束髪带生色不少然美人头上之珍亦固宜以诗人心血渲染之也
——《申报》1919年7月21日,第14版
 
2、艺文谈屑
  (瘦鹃)
  粗豪之诗读之固足令人气壮然粗豪中如能出以细腻则犹坐水晶帘下大嚼山东大饼而佐以虾仁一簋其风味固别有在也予颇好蒋志凝少年行云廐伏神驹匣寳刀有金祇结五陵豪生平儿女英堆意笑看红□绣战袍又徐燮亭塞上凯歌云绣鞍银甲炫华装绝色胡姬捧玉觞马后笙歌马前雪将军还是少年郞又谭复堂雨雪曲云燕山风雪扑貂裘白面郞君控紫骝昨夜胡姬留伴宿寳刀遗在酒家楼诗俱佳
  印度古称文明之国当第五世纪时诗人辈出所为诗率淸幽高古如于置山荒谷之中覩明漪一剪宛委无尽以拟吾华李靑莲英伦弥尔顿殆犹过之勿谓红帕皒之下无一个聪明头膳也□诗人中之最著者为加利台萨 Kalida a 所作诗曲绝伙以剧曲“沙恭达拉Shakuntala 为绝唱曲中所纪为印度无能胜王与圣文沙恭达拉恋忧事予尝得英译本一全曲凡七折中多小诗工艶绝伦盖亦一歌剧也德国大文豪贵推Geeile 读其曲击□叹赏特赋诗题其端香山苏曼殊译之云春华瑰丽亦扬其芬□实盈衍亦蕴其珍悠悠天隅恢恢地轮彼美一人沙恭达伦盖亦倾账之至矣
  小词之佳者轻倩婉约如鹦鹉弄舌小儿女絮语致复可爱如欧阳修风蝶令云凤□金泥带龙纹玉堂梳去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溪浅入时无弄笔侬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间妨了绣工夫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陈玉瑶踏莎行云背立灯边多时不语侍儿窗���频偷□不知底出恼佳人想伊愼处浑无据悄悄撩情徐徐钩步银屏六曲鸳鸯路待埀绡怅篆烟微倩伊细问嗔人故无名氏减兰云醉柳酣柳眉角春情浓似酒素□飞红难遣迎眸密笑中□调螺子把笔素书郞姓氏软语嘲伊一半佯嗔一半疑天虚我生南歌子云嫁去敎郞爱归来阿母夸和卿不是别人家为甚人前称我总称他肤色莹如玉妆成艶若霞同心髻子绾双丫要与郞肩相并照菱花均风情绝世之作
施土活夫人Mrs. Stowe为美国唯一女小说家其杰作“汤姆叔父之小木屋”Uncle Tom’s Cabin 一书(按即黑奴吁大录)凡有文字之国几无不知之书甫脱稿其夫施土活博士尝语朋辈曰哈荔爱(夫人小字)如能以此书易一玄色之罗衣者则吾心滋快矣书出风行遍天下所得乃千万倍于一袭罗衣是则夫人初料所弗及而博士亦喜出望外矣
——《申报》1919年10月4日,第14版
3、海上小说家漫评(一)
凤兮
中国小说家,以上海为集中点,故十年以来,风□云起,其□述迻译之成绩,吾人可得而言之,至其中有持戏作者态度,不能尽合社会人生之艺术者,亦无可□,然助吾人之兴味则一也。凤兮虽□览不广,而嗜之亦颇有素,漫评之作,不免断章取义,亦欲见微知著耳。而个人好恶从心,恐非定论,以其未尝滥□其间,故欲乞诸大作家所谅解者也。溯海上小说家自吴研人作,始知刻画社会,同时冷笑二氏,以着论余暇,用平话译西籍,豁达通透,颇为一时弦诵,迨□冷氏弃置不作,而天吴生撰译不□,□花落空,谷兰等为新戏永久剧本,而商务印书局所出敎育小说,泰半从其手译,有识为辅助儿童智德育者,以凤兮见,其撰平话短篇,尤能曲写半开化社会状态。读之无不发生感□者,如小说画□中万翁之车隣家之哭声等篇是,李南亭之官塲现形记,实亦无甚宗旨,而东亚病夫之孽海花,写作为胜,两书均足代表中国派之浪漫主义。撮散作整则有之,必欲据属朝章国故,似可不必,且朝章国故,决不可与小说发生关系也。小说为社会文学,焉能比起居注与缙□录哉。东亚病夫所□不多。有作必佳。译嚣俄九十三年一书,纯用健笔,有胜孽海花也,海上繁华梦之作者系漱石,九尾龟之作者张□帆,均可站于漫浪主义之旗帜下,写征逐挥霍,颇迎合沪人心理,故其书竟再版至二十余,此眞可以又当别论以解矣。陆士谔善为旧式演义小说,畅消于工商界,而淸史演义一书,洋洋至百万余言,其熟识有淸十朝掌故,若东华录武圣记等,竟能倒诵,其记忆力殆不可及,而聆其谈吐,固一辩士也。淸史演义有日人译本,故彼邦多有执以为中国淸史者,惜其人不肯讲文字,故修词有欠耳,其填补东亚病夫孽海花之孽海花续编,经原人交涉,长揖始罢,故至今坊间之孽海花有陆着之别也。以掌故为小说料者,陆氏之外,又有泖东一蟹及许指严二氏,一蟹为靑浦钱静方,作小说丛考后,作□□姻缘,述淸初钱□由等事,大致颇楚楚,许指严所作,近笔记体,因文生情,极能铺张,其于庙廊对□,山林草泽,无□搜求不到,故续续而出,有不尽之概。近亦少作矣,叶小凤所作,别呈瑰丽,□戌寒笳记之言明遗民复国事,用笔流动,一收尤悠然无尽,较之指□,又觉不同。又如壬癸风花梦,如此京华,蒙□呜筑记等,总另具一种小凤之气魄,诚无以名之。近以效力新文化,少作小说,然新中国杂志□牛一篇,则代表中国劳工之声也。亦即中国短篇小说之代表也。周作人在文化运动中,实为一员骁将,然吾人苟见其十年前与其弟树人所刊之城外小说集,则当惊诧不已,盖译小说而简古朴茂至此,世所蔑有林□南视之,亦当退避三舍。虽然,周氏而已早作翻然改辙计,吾人知所适从矣。尤有廖旭人□铁樵二人,译文一脱林琴南史汉陈例,恽铁樵译蓬门画眉录,虽是文言,然极淸顺,颇如西籍原文,如用有意栽花不发无心□柳成阴等语,则尤写社会所适用也。王无□盛称文言小说写特殊社会文学,又推林琴南苏曼殊二人,为此种文学之首领,于林曰瑰瓖之姿,于苏曰非佛非仙之闲人。并称其文,曰野芳有情,水淸可啜,□不足状其淸隽。其实林之译本,虽因时代潮流而簸动之,然自有存在之精神与价值,若译却血司迭更司华盛顿欧文司各得,哈葛德等长篇文字,足以回顾欧洲十九世纪之文艺于中籍中,而苏之于林,是否偶□,尚不一概,曼殊之品类,雅近欧文,所作固如王无为所云,寄□感于小说之中,然不能较欧文也。而新靑年中之碎簪记,亦徒以一死为哀情,无第二意思可索,胡适之亦尝非之。
——《申报》1921年01月16日,第14版。
 
4、小说闲评(二)
吴灵园
余尝谓有世界。乃有情字。亦即有情字。乃有世界。所谓情者。非特是男女之情。凡属社会生活中之喜怒哀乐爱恶欲皆是。而尤以男女之情为此中重要质素。故言之亦最有味。此等言情之作。在小说中。我国旧推红楼梦。别有所谓碎琴楼一书者。出版于商务书馆。为宣统间兴业何诹编。凡三卷三十四章。仅记一李绅之女琼花。钟情于中表韩云郎。云郎家贫勿得志。李绅慕富豪面以女字陈姓子银生。终于陈姓厌李绅之家道忽然旁落而毁约。琼花死而云郎狂放弗知所之。意盖示愤旧昔买卖式的结婚为不可靠。而贫富俗情之下贱可厌。写琼花与云郎之爱。乃眞性情表露。赠菜花。放纸蝶。近于村野的女学。非红楼梦诸部。完全为郎才女貌之煊烂品。纯写富贵俗情者可比。古人云。画鬼容易画人难。我亦谓写富贵俗情易而写贫贱真情难。我国旧式言情小说。旣多如红楼梦之偏写富贵俗情。而此碎琴搂。独能不同凡调。独标创格。则似又进红楼梦一层矣。然碎琴楼全书。完全以哀剧动人。结束亦重生离死别。要亦不可谓非与红楼梦布局同也。论笔墨清灵。殆近苏曼殊。而比较的古字较多。写实用白描法。神情切合。则又如读归煕甫之项沓轩记多篇。第十七章记新贵人下乡。男女聚观闲评一段、描写入微。尤见情采。或为新小说所不及。闲文少。绝无堆砌红绿气。而间效新小说体裁,中着议论一二。如“天下仰饭于人者。大都无气之可言。…………故天下者。实无英雄者也。必有英雄。是必不饭可耳。”韩敬侯以宿学而沉论。临死嘱云郎曰。“而父逝后。慎勿读。读书绝道也。为商弗能。便可归耕。耕而弗尼。则遁于僧耳。读书胡为。”则作者愤世绍俗之慨。固已情见乎词。其叙嗜冷而恶热。在自序中曰。“苟欲平治天下者。必令天下人无情”。在第二章曰。“吾觉世界如吾烹水于釜。水沸泡腾。滚滚相竞。及揭盖停薪。则万泡俱灭。以是知有生之不业。且又知上帝造人。正如吾釜之泡。实故然之。以压所嗜。世人蠢蠢。輙颠倒而恩怨之。寗非大愚则与灵园平素持论合。略言哲理于其间。为读此书人所不能一时领悟者。书词十余篇。皆哀感顽艳。沁人心脾。今录其一。曰•凉露如烟兮。及于西圃之花。花亭亭以醲醉兮。烟亦荡荡而飞霞。疾风东来兮。怪雨吹沙。烟耶花耶。羗何适兮。泪滂沱其若麻。泪俪靑草兮。靑草枯。嗟彼葳蕤不自恤兮。毋亦悯吾之徂。蕃薇如薮兮。中有莺鶵。虽有淫香而棘圜弗朽兮。眄鶵翼于九衢。“拂吾琴兮。弹吾哀。飞尘琼宇兮。蛛网为摧。命风伯以佑吾兮。吹吾琴音于琼瑶之台。瑶台有仙子兮。胡不循音而飞来。”仙予不来兮。霜横西圃。绿纱之窗永凝眸兮。羗脉脉其谁语。”无与语兮。吾将瞩吾之容。姣兮容兮。不如为檐滴之波。沦于东海之东。”“吾自明兮。怛吾之忧。哀哀命之徂兮。吾不自由。不自由兮。吾将奚求。”以当未读此书者之介绍。而为不自由女子同声一働也。
——《申报》1921年3月13日,第14版。
 
5、还乡日记(十一)
禹钟
  十三日今日行期届矣晓起造万福楼啜茗韶声佐梅臯师均先生余取昨日申报阅之见有瘦鹃创办“半月”小说报征求读者之广吿知其必能于小说界辟一谿径也已而归就晨餐餐后与阿母谈久之遂造西园焕成本拟于今日偕余赴沪学习国语朋辈以其身体多病不宜仆仆于暑中且一傅衆咻而为期又暂所得亦可想见遂劝阻之傍午诸友邀为饯行之宴息存汝为韶声小谱佐梅十眉臯师均在座小谱述某鄕人笑史颇可捧腹余离愁为解席旣阑余至家携李别家人就道韶声十眉送之舟次距积仁去时忽忽已日今渠尚未归而余又行矣征帆扰扰滋可兴慨船中遇旧同学高芹楼君云将赴武林途中得不寂寞旣至嘉善茗话于站旁之茶楼坐待一小时赴杭沪之车均至遂别而登车伯劳东去燕西飞此际正相类也车中离绪旣涌长途景色无意浏览但觉扰扰轮声愈转而去鄕愈远耳余偃息衆中阅苏曼殊断雁零鸿记一周复购申报读之见封面登有友人朱鸳离之计吿为泫然者久之鸳雏前二月在沪就医时余恒至其寓省之谈论文章至相契合君知余嗜酒又时时欲留余飮不图其强死之速乃至此也伤已车行二时许抵上海北站即趋就寓所余此次归里凡十日无日不在酒国中因思瘦鹃等之狼虎会虽曰狼虎恐尚不敌余等也
——《申报》1921年8月4日,第8版。
 
6、春斋杂识
释云
  东江叶小凤先生文学冠一时所为诗往往商音满纸不可卒读殆伤心人别有怀抱耳如题亚子分湖旧隐图云报恩雪耻十余年结束残生到酒边春昼绿杨呼犊岸秋风红蓼打鱼船百??灵护存词字几劫沧桑有墓田我亦一尘在湖北料量归计转茫然寒日荒了未挽戈应知鸥约竟蹉跎十年啮血成之命一息余生待渡河荀彧有君就怨望范增无主欲如何近年咽尽伤心泪辛苦为鄕一雪沱先生亦能作香艶诗尝见礼拜六上载其洞箫曲四绝句云玉钩斜去吊灵妃携得琼箫出翠帏分付侍儿勤记取夜凉还带夹罗衣法部南来旧典型先吹一□雨淋铃箫声今夜凄凉甚不许萧郎隔岸听谱到秋风团扇歌停箫且自问嫦娥□家有只碧海靑天解得么歌舞零星金粉哀新箫声绕旧亭台人间不尽江头恨梦上秦楼□一回均极哀艶缠绵之致
  苏曼殊天才绝人早岁悟禅理并邃英文于书无所不窥其诗□丽绵妙巳入化境惜才人不寿中年殗殜殊可慨也靑浦王大觉先生为诗吊之云欲修慧命究何曾夜雨枯庵彿火冰终遣春人横玉瑟海由落日吊寒僧一尺蒲团万里潮担经渡海雪刁刁遮门破叶天南寺寒锡横云梦六朝也曾跨马到苏州一曲吴孃水阁珍记取残牋传烛夜筝床堕月卷帘秋隔江烟雨晚萧萧纵有骚魂不可招此后樱花桥畔路更谁月夜独吹箫
  宋徽宗北去遇淸明诗云茸毋初生认禁烟无家对景倍凄然帝城春色谁为主遥指鄕□涕泪涟帝王末路良可慨也故纸堆中得韩人林贞吉所为诗去国吟两律慷慨悲歌不可一世易水遗音也诗曰大声何处哭铜驼麦秀黍离不忍过生死几人完责任英雄无地起干戈江山依旧前朝样人物无如妾妇多我亦四千年睡醒痛心常唱大风歌国破家亡事可哀江流独带血痕来当年屠戮难再忆此日阴霾尚未开皮骨空存怜赤子头颅轻掷哭英才仇深报复知何日不信黄魂唤不回一字一句均似有英雄血泪之痕小楼春尽感慨方殷郎诵一过不禁兴杜老国破家何在城春草木深之悲也
——《申报》1923年4月25日,第8版。
 
7、南国社之西湖纪行
  南国社新片“到民间去”之外景、初拟到普陀山去拍、后因交通不便、乃改到杭州、同行者导演田汉君、摄影技师东·川口两君、男主角唐槐秋·唐琳·顾梦鹤三君、女主角吴嘉馨、易素两女士外、尚有唐友征女士、同行者有田洪君、音乐家傅彦长君、画家日人三岸好太郞君等、一行共约十五六人之多、寓西湖饭店三日、在葛岭·孤山·白堤·刘庄一带拍戏、约三千五百尺、成绩极佳、取景采光皆有特妙、其最使人留深刻印象者、当为唐槐秋君所扮之张秋白、自千尺崖头坠下、其爱人赶至、为最后的接吻、拍至佳处时演者导演者皆鼻酸泪下、次则吴嘉馨女士扮演之女画家黄婉如、往哭其爱人之新塜、继思自裁、为顾梦鹤君所扮靑年画家所救、吴女士独在墓畔时泪如雨下、机已停摇尚不能自已、日画家三岸君曾费数日研究吴女士下泪之原因、吴女士之红决所溅者为革命诗人苏曼殊墓、导演田汉君云、曼殊有知、当于地下谢我、盖田君但闻孤山有苏墓、询之舟子皆云不知、费几许气力然后寻得、诗人身后、得美人红泪润其坟头宿草、亦天地间难得事也、归之日再过白堤、巨���入舟、煑之十数人不能尽、皆庆为奇数云、
——《申报》1926年11月29日,第17版。
 
8、说苑珍闻
菊屏
苏和尚靑楼□情谛  近世小说界中。以文言见称于艺林者。畏庐而外。厥数苏曼殊。朱鸳双。毕倚虹。此三人者。皆禀有绝世之才华。又皆以还境不能副其才思。而至于勿克永其天年。苍苍之厄斯文也。亦云酷已。曼殊固世家子。母日产。因不得志于家庭。自幼即以从母侨日之日为多。其禀赋极优。读书当为一校冠。而身世之感。怆怀无极。其消极之思想。亦即构成于早年。用是好参禅悦。造致颇深。朋侪多以和倘呼之。顾性本多情。亦勿能自遏。游踵所至。常留连于秦楼楚馆中。每有所许可。辄喁喁情话。穷日夜不倦。其温婉之态。无啻好女子。不知者或竟目为好色。斯则浅入之见。厚诬曼殊矣。兹举一事。以证其为人。某年曼殊有事于沪。暱一妓。深爱之。事有暇。辄顾其家。旣且寝于斯。食于斯。衣服杂用之物。咸置其处。几视妓家如己室。与妓之同衾共枕。更不待言。而终不动牲欲。妓以为异。问其故。则正容而语之曰。爱情者。灵魂之空气也。魂灵得爱情而永存。无异躯体恃空气而生活。吾人竟日纭纭。实皆游泳于情海之中。(按此情□指广义)或谓情海卽祸水。稍涉卽溺。是误认孽海为情海之言耳。惟物极则反。世态皆然。譬之登山。及峰为极。越峰则降矣。性欲。爱情之极也。吾等互爱而不及乱。���能永守此情。□远隔关山。其情不渝。乱则热情锐退。卽使晤对一室。亦难保无终凶已。我不欲图肉体之快乐。而伤精神之爱也。故如是。愿卿与我共守之。此其立论殊奇特而若有至理。然细察之。究不足为训。苟其说行之于伦常之间。则世界尚有人类乎。殆亦小说家之论调耳。
——《申报》1927年1月16日,第17版。
 
9、香花旨酒祀曼殊
在时报馆宝塔下举行 大东书局范凤源发起
  昨日(二日)为苏曼殊先生逝世纪念日、本埠四马路大东书局范凤源君、特邀海上文艺界同志、在四马路时报馆旧址宝塔之下、敬备香花旨酒、祭祀先生、幷决定五月二日起、于二星期内在大东书局举行曼殊先生逝世纪念、在此期内、凡向该局购置曼殊遗集者、另赠敎育部全国美术展览会出品画片一张云。
——《申报》1929年5月3日,第16版。
 
10、诗人苏曼殊恋爱史
绢珠
  诗人苏曼殊天锡雄咮。秉质颖慧  少读书。然所制诗文。俱飘逸有致。嘹然一吟。衆作卑陋  诵其文可窥知其人之超脱不覊惜彼苍者天。新伤厥才。蕙质早摧  薄海词人  同声致吊氏幼年逗庽羊城时  暱一隣家女。其恋爱经过。有足述者  近人吴江柳亚子吴门周瘦鹃诸氏。近方汇辑苏氏生前轶史遗著。然则此纪殆陈篇赘作。不足纪述欤。  苏氏之籍贯问题。世人颇滋疑窦。前生挚友如许啸天平智楚诸辈。亦曾就询于苏。苏每泫然太息。俯首不答。盖个中隐衷。不足为外人道也。相传苏氏实日籍家境殊窘拙  苏父捐世时。甚至夜衾不絮。朝甑绝镏。母计无所出。乃再醮南洋巨贾粤人某氏。时苏已届垂髻之年。略谙世故。心殊不怿。盖即沪谚所谓“拖油瓶”是也。迨粤人某溘逝时。母买棹返国。苏氏旋亦被乃叔(即粤人某氏弟)挈领归粤。母子睽绝。能无潸然。然亦无可如何也。
  稣氏在粤居处  面临小溪。淸流萦回。景色幽雅。启牕试望。水光潋灧。爽气扑人。隔溪亦有小宅数椽。结构精雅。点尘不染。宅中有女郎  颜似舜华。娇好可人。小姑居处  即与苏氏卧室。望衡对宇。惜乎咫尺淸流。宛若千里。迨日久苏氏神志棼暓。倍形顚倒。此一对旷夫怨女。眉波传心曲。诗词写慕忱。情书往返。殆无虚时。女郎幷畜鸽一头。用以递达书词。苏叔固不知也。某次。女约苏氏于黄昏后驾舟至伊处唔叙。俾得一倾积□。苏氏如命  于黑夜驾扁舟往。时露冷侵骨。月黯无光。久候女未至。俄又大雨。苏氏衣袷俱湿。瑟缩无人状矣。初犹冀女戾止。迨雨霁。朝曦冉冉上。苏不能再耐。懊丧驾舟归。责女以不应爽约。致困待终宵。并附诗两律  此时适乃叔悄然至。见苏伏案作情书  不禁忿怒填膺。加以惩儆。盖苏叔固顽固拗执。不解情为何物者也。
  苏氏遭谴责。心殊怏然。时女递书之鸽。亦翩然衔书至  书中略谓昨夜被家属发觉严加监视。致爽前约。心殊歉仄  期订后会云云。而不幸此书亦落于苏叔之手。更怒不可遏遽加鞭挞。于是襥被投附近某寺  坚欲祝发为僧  住持却之。苏泫然曰“大方家请毋吝此区区一席地。容我潦倒残生。不然将自刎座前矣。”僧惧。姑留之。自是寂坐禅房。度其靑灯古佛生涯。与女亦睽绝。迨朗月悬空。钟磬微动。苏氏犹□索梵典。孜孜无倦意。故亦一高僧也。
——《申报》1929年5月3日,第21版。
 
11、曼殊逸事
红薇女士
  诗僧苏曼殊,去世已十余年。自柳亚子周瘦鹃诸公为刋辑其遗文逸事。垂之简䇿。而曼殊之名满海内。诸公发潜德之幽光。曼殊死无恨矣。予深闺无事。每喜读曼殊遗集。间常于诸先辈处。得曼殊逸事数则  亦可为人解颐发噱。录呈本谈。以享世之爱重曼殊其人如我者。
  牛肉:曼殊喜食牛肉。东居时。有赠以番佛十二尊者。曼殊得之无所用。入镶牙处嵌金牙两枚。番佛尽数以去。顾自朝至暮。无所得食  饥神饿鬼。一时交逼  复取金牙易番佛八尊。尽数购牛肉食之。食尽大喝。饮水三升。少复大涨。遂卧不能起。次日呕吐满地。酸气薰天。或食以吗啡二校。始愈。
  遭掴:刘师培夫妇东居时。与曼殊时相过从。一日午后。曼殊诣刘处。刘夫妇居楼上分内外二室  刘夫人何震适在内室沐浴。而门未阖。刘在外室。曼殊突来。将入内室。刘止之。曼殊若不闻。迳入。刘怒。牵曼殊出。掴其颊者再。曼殊大窘。嗫嚅曰。何故打我。刘更继以两掌。曼殊益痴。逡巡下楼而去。
  强吻:曼殊虽爱美人。然性憨痴。不解温柔。美人多不敢近之。一日遽入某妓院中。矗立如雷峯古塔。诸妓惶然。曼殊憨笑自若  见案旁一中年妓以手抚大正琴。遽吻之。妓大惊。鸨怒。操杖逐之。曼殊狼狈而去。此即“偷尝天女唇中露”本事也。江南先生云。曼殊秉赋。盖红楼梦第一回所谓天地淸浊二气合和而成。故聪敏绝顶。亦糊涂之极。其诗文书画灵秀中亦时露痴顽。此语盖深得曼殊性情者。女伴中有爱曼殊诗文者。辄取曼殊遗像。嵌诸金边画框内  香花供奉。视为兰闺知己。呜呼。曼殊生前不得美人之怜  何死后乃享如许艶福  和尚有知。亦当拈华微笑。即以此论。曼殊亦可以不朽矣。十八年蒲日□红薇女士记于海上琼芳室。
——《申报》1929年6月12日,第17版。
 
12、西湖博览会消息
曼殊上人苏玄瑛,奔走革命垂十余年,死后埋骨里西湖孤山之麓,即在西湖博览会博物馆之旁,倚山面湖,风景绝佳。省政府为表彰革命先烈起见,特议决对于苏曼殊墓道,加以修理,交民政厅办理,民厅当令市政府测勘估价,现经工务局查复,以该墓身四周石矮墻水泥墓顶及纪念碑,均尚完好,惟湖边石墈,隙裂甚多,且有树木盘错其间,亟须伐去修整,又以墓前向无墓道,拟自纪念碑起沿湖墈筑水泥路一道至孤山,以上工程,约需洋九十余元,现已由市政府呈准民政厅,尅日兴修,限工竣期矣。
——《申报》1929年7月10日,第9版。
 
13、西湖印象記(二)
慧劍
  由断桥登舟。沿白堤穿锦带桥人外湖。而暂泊于孤山。予就寳石山摄一景。以保叔□为中心。时斜日满山。色如玫瑰。西北部复霞彩烂然。暮景之美。笔盖未足以尽状。恋赏久之。榜人催发。乃循孤山西进。过放鹤亭林和靖墓冯小靑墓。止于西泠桥。同上岸访苏小墓。一亭翼然。衬以伧联数事。俱无足观。其旁为武松墓。为土敏士所葺。椭然而圆。植一碑。为沪人黄张杜具名。有于墓上雕写一标。曰武松精神不死者。见者皆为解愿。更进为秋瑾墓。则为十年前之洋式建筑。旁有风雨亭。予习闻苏曼殊之墓穴亦在此。然遍寻乃未之见。试询榜人及半夏。皆瞠目不能对。予低徊路畔。怅想人于极微。竟忘身在何地。半夏老兰等催予行。因迤逦而至岳庙。视时计已六时弱矣。
  入岳庙随喜。以时晏游客已散尽。守庙者方拟键门。畀以小银元二枚。始欣然为导。大殿上残烛犹明。由殿后折人启忠祠。而至岳坟。时天已完全入暮。羣树作声。晚雾皋牢万有。此境象至凄寂。巡视至秦桧夫妇铁像处。半夏戏谓观秦夫人丰乳下垂。可见古代雕刻术之美。衆皆粲然。出至岳庙口。有童子嬲售香珠。各色精粗咸备。闻来自台州。亦有以楠木充檀木者。选购数串。其价至廉。旋复登舟。由岳庙回驶至孤山正面。时已灯火万千。银白色之圆月。升于东际。湖上境味。益见凝谧。沿孤山南岸徐行。过俞楼。(俞曲园之别墅也)。上岸晚餐。西湖以醋溜鱼及蒪羹著名。食之殊不甚俊。或择地未当欤。
  晚饭既毕。重作舟行。南折至三潭印月。时凉月下烛。水雾上滃。满湖现空明之色相。湖上之舟。细长如竹叶。以两人操桨。来去捷如水鸟。予仰卧看天。不觉入睡。旋老兰撼予醒。则已至三潭印月。以是夕值中秋节故。游舟多至百许。潭上茶肆悬大汽油灯。光芒甚烈。月色为之黯然。鎭潭三塔。本系石质空心者。潭人于石窍上糊以红绿纸。中明一烛。远视如纸灯。老兰因系初见。必欲就而扪之。以为纪念。傍潭升岸。茗坐移时。皆觉夜凉难耐。半夏复以薄醉微眩。渐萌归意。遂嘱舟子载回东岸。离潭旣远。市鏖不闻。流云在水。寒月满船。半夏嘤嘤如在赋诗。予则面月神往。细领西湖之腴味也。
——《申报》1930年11月8日,第17版。
 
14、崇法吊田记
无畏庵主
  蕲春田梓琴先生桐名满天下。愚始识诸吴兴庞靑城先生座上。客岁初夏靑老招饮沪寓同席者除田君外尚有陈少白许静仁王一亭胡朴安叶惠钧诸君。田君谈锋殊健。终席后犹纵论国故言今后誓以文字救国。幷举出版太平杂志计划。及后愚复以事数承见招。互相过从。暮春三月愚方自靑岛归沪晤及靑老。悉君病入医院。腹痛不止。医生断以此病为癌先总理与梁任公。及法拿翁。均以此不治。此外凡中西伟人文豪每以患此症而丧其生者。登以苦心焦思之故。竟撄此疾耶。
  靑老尝出示君于病中所书病状盖时因剧痛不可忍惮于发言。以笔代语。即今讣吿中所影印者。靑老又言。君病嗣已稍瘳。医言有起色。以饮食过度增剧。卒伤其生。诚为可惜忆书苏曼殊病靑老首亦曾每日往视。一日已有起色。以饮食失节病剧面歾虽然死生大事。殆有定数惟病从口入。不可不愼也。每念文章憎命薄魑魅喜人过之言。辄为君欷戏不置。
  本月二日。先生之家属亲友为设奠沪上崇法寺。愚以十一时驱车前往。适张岳军市长代国府致祭。仅衣便服愚入门时因人衆未及签名。见有一素服年近四十之女子立于灵次。其容甚戚。某君吿愚此居觉生夫人盖亦伤心人也。礼堂为寺中客厅中悬田公遗像。栩栩如生。外围五彩花亭。满缀鲜花。间以黄白秋菊益征淸标节劲一如君之为人。外悬白布帐幕。上有横额。为音秋宛在四字。幕上首悬国民政府一联句云“气节无变道德经济无变。天若假年。定为苍生作霖雨。儒林一传。文苑游侠一传。公原不朽。自甘黄浦老淸贫。”语诚得体。苍生黄浦对仗亦工联左右分悬蒋主席之蓝缎祭幛二。左为“伟抱奇才”右为一名埀不朽。”大柱并悬蒋主席挽联句云“革命推先觉着书策太平。”愚深惜先生手编之太平杂志以三期而中止今君旣歾。太平所载之革命闲话。当无有人复能道先生腹中事矣。此外挽联祭幛以千数计自寺门以至灵位左右两厢均无隙地。常中鼓乐竞奏哀音绕梁素车白马。络绎不绝。盖不胜人琴之痛也。
——《申报》1930年11月12日,第12版。
 
15、男性的文学
君萧
  希腊诗人西利渥 斯李加士(PheuosRigas)当他从阿苏士山峯下眺,这样和着眼泪的喊道,“已不是哭的时候了,是要干的呵。”
  “哭”是女性的动作,“干”是男性的动作,“哭”的文学是女性的文学,“干”的文学是男性的文学。
在作品的风度上因为显示了一种热情的刺激,使人们无形之中受着极大的感动和鼓舞,像阿灵匹斯(Alympus)山上爬出来的大阳神一般的庄严而伟大,同时又是力的追求的缅想,这是“男性”文学的象征。
现在、帕米尔高原发脉的民族,我们知道是已经迫近了一个危难而动摇的阶段,是极其显明的,不去“干”,先只梦想以和平的手腕,消极的抵御,能达到自由平等的希望,是绝对没有这样容易的,所以在种这情况之下,凡属于勇健前进性的,富有刺激性的,男性的文学,为目前极端的需要,但在过去的事实上,是给我们失望。除了那些把生命掷在醇酒的杯里,把生命寄托在天鹅绒样的女人胸膛里,温柔的憔悴自伤的文章以外,我们所希望的是始终没有看到。
  最近第五期“前锋月刋”上的两篇小说,我读了后心里所感到的也正是这样,一篇是黄震遐的“陇海线上”,一篇是万国安的“剎那的革命”,这两篇都是描写战争的文学,正似李加士所谓,“已不是哭的时候了,是要干的呵。”具有这种性质的作品,在中国中庸平和的国度里面呈现,这现象也多少给了我们一个寂寞中的欢喜,因为我们现在需要的正是这一类, 㘃班时代之苏曼殊及其他。
  苏曼殊的诗,传诵已久,苏曼殊的生活更为人所注意,最近有唐蕴玉君,在泗水旅次,编成“㘃班时代之苏曼殊及其他”一书,纲目如下:
  上篇:关于曼殊在㘃班时代之种种。㊀序言;㊀苏玄瑛传略;㊂受聘㘃班中华会馆之经过;㊃曼殊之义母;㊄当时之友人及其学生;㊅遗下零星笔迹;㊆泥棒、弃疾、守、与曼殊书;㊇轶事四则,甲、遗币,乙、慷慨一斑,丙、福王少小风流惯,不爱江山爱美人,丁、酩酊之一夕。
  下篇:关于“苏曼殊全集”读迻感。㊀写在“苏玄瑛新传考证”之后,甲、关于“玄瑛生数月而父殁”,乙、年谱之牵动,丙、雪梅之有无其人,丁不得传于世的遗著,戊、南美耶科陀尔国与耶婆坡,己、再论雪梅;㊁和尚漫话;㊂附录。
此书起藁于十九年九月,作者现居爪哇㘃班中华学校。
——《申报》1931年7月2日,第20版。
 
16、苏曼殊之与山芋
郑逸梅
  自由谈曾刊予所着冯蒿  叟之与冻豆腐一文。友人胡灵云读而善之。因谓尚有苏曼殊之与山芋一段佚事。可供操觚资料。予请之述说其亦为景仰燕子龛和尚者所乐闻欤曼殊曩居东京。贫困殊甚。一日槖中祇賸小银币五枚东京生活程度綦高。戋戋五小银币不足以供一餐之费用。山芋于彼邦。价绝低廉。乃购如干斤。初颇啖而乐之或生或熟。或干煨  或汤煑以之果腹。然不三日而生厌。舌本淡而无味。但阮囊羞涩。  无可以快朶颐  朱门酒肉徒垂□涎。如是者半月。其苦万状为之赢馁欲病。嗣后曼殊见山芋。辄疾首蹙頞不再啖尝。有强之者。乃以前事见吿不稍隐讳。盖曼殊素性甚率直也。灵云又谓曼殊嗜糖。尤爱摩尔登糖。糖贮以瓶罄则委瓶于榻下。纍纍皆是不加收拾。某次糖吿绝。而无钱续购。等筹再三遂及榻下之糖瓶。悉以货诸于瓶肆。旣获资。欣然又挟得摩尔登归咀糖著书永夜不息。旣而又有长铗归来乎食无糖之歌。然瓶少不足以抵值。无已乃敲去其金齿一以易之。其癖糖有如此故有糖僧之号。闻其客死海上寳隆医院圆寂之倾。医生犹于枕畔检得糖果  一包。此糖僧之所以为糖僧欤。
——《申报》1931年1月31日,第11版。
 
17、汪孙昨已离杭
杭州  汪精卫上午十时许游孤山赏梅、吊苏曼殊墓、下午二时车赴沪、因身未健全、在沪拟稍事休息、明日可赴京、(二十日专电)
——《申报》1932年1月21日,第3版。
 
18、四曼殊
  曼殊,就是所谓文殊,佛典中的人物也;也有人附会到二百年前,满洲立国时,所以取名“满洲国”,乃是曼殊的转音,爱新觉罗的祖先,想借佛力定其国基,似乎是不经之谈。
  自从惊才绝艷的苏曼殊在文□□面以来,一般人对于曼殊两字,更感觉到一种玄祕的意味,好像此名更雅。以我所知道,并世实有四曼殊。除香山苏曼殊外,还有两个和尚,也名曼殊,一是最近在广州白云山被遂的,是四川人,曾入支那内学院,与陈铭枢同为宣黄欧阳渐的门弟子。他爱写那对送人,南京鷄呜寺楼上,便有他写的四扇屛幅,大书曰蛾闲山僧曼殊。一是兴化人,曾在南京毘卢在挂单,有六十多岁年纪,也爱吟几首诗,实在没有什么诗味。
  此外还有满洲人曼殊,曾做过□□□偶闻,专写北京旧时风物,文笔是很济丽可喜的,不过年代要比这三位曼殊远一点吧了。(春柳)
——《申报》1934年1月17日,第13版。
 
19、探梅
江静
  这次寒假裹回浙江去,车上碰到杭州的老朋友,他硬拖我在杭州住一夜去,好在杭州也已三年不见面了,住一夜玩一天也是好的。当天晚上便住在朋友家裹第二天的早上,又去访了几个久不见面的朋友,人马一多,玩与更好,于是决定去看梅花,(不如说去“寻梅”吧)虽然这天没有下着雪。
  十一点钟便吃饱了肚子,我们三人开始从旗下出发了。
  湖堤两旁的柳叶儿都落光了,只剩下一些枯枝在那裹摇摆。走到西湖博觉桥的桥端,这里便是孤山的范围了;傍孤山北簏向西行走,不二百步,梅花开得正盛,时时地袭过一阵清清的幽香来。在路旁我拾到了一朵从残酷的人们手中遣下的白色梅花,我将她拾来挿在自己的前襟,好幽香的气味啊。我只觉得这朶白色的梅花,好像是一位洁身的小姑娘,她是从兽性的人的性欲期中逃脱出来的幸运儿。
心里这样一想,彷彿我们不应该来探梅似的。走到苏曼殊墓前,久久不想再走,看着许多朝孤山那边走的游客,大概又有不少梅枝牺牲在他们手里了。
——《申报》1937年3月8日,第17版。
 
20、周末茶话
刘随
  橄榄味
  周末的本身原是极富于诱惑感的,“礼拜六”这一名词经常象征着解脱,坦畅,舒适的一面。但是数月来萧索的现实已使人对周末发生嚼橄榄的感觉,存在于人们心头的往昔豪华,现在都已渐渐淡漠了。上星期的周末,我曾统计过平汉沪粤四地在一星期中所发生的轻生自杀的事件,结果在总数二十六件当中发觉到有半数以上是迫于生活,而这许多被生活压榨得走上绝路的又几乎全是商界人物和公务员。公务员的经济生活我们姑置不论,单就商业方面来说,举几个最现实的一周来上海市塲作例:万国,鹤鸣等几家大商店巳濒于闭歇;各烟草公司纷纷关门;高士满,金鱼饭店已改为美货商塲;以及兰心戏院公演“夜半歌声”的首塲祇售出四张门票之类;你别看他们“减价”“竞销”是一派繁荣气象,眼见高利贷就要逼着他们成为前者之续了。苏曼殊所谓:“笼鷄有食汤刀近”。周末写此,我不禁为那些陶朱后裔也有大嚼橄榄的一日,感到莫名惆怅!
——《申报》1946年11月9日,第12版。
 
上一篇: 雪龕:《徐鸿培阅苏曼殊全集》,《东方日报》1949年3月31日,第4版
下一篇: 没有下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