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故里旅游区成功晋升为国家5A 级旅游景区,为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纪念活动增色不少。期间,《人民政协报》采访组抵达我市,追寻伟人足迹品味今日中山,并在11月10日的《人民政协报》上大篇幅刊登此次采风的丰硕成果。本报摘选其中几篇佳作,敬请读者关注。 当北国已是晚秋时节,广东省中山市的翠亨村,却暖风拂面、郁郁葱葱。难以想象,150年前,这就是岭南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一切,都因为150 年前的那一天改变了。1866年11月12日,一代伟人孙中山就诞生在这里。■故居处处当年影 翠亨村距离中山市中心区仅仅不到半小时的车程,进入孙中山故里旅游区,从两排高耸的盆架子树间穿梭而过,右侧一栋二层的红色小楼,格外显眼。楼房下面的院道上,正是孙中山先生的夫人、已故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书写的 “孙中山故居”几个大字。 “小楼旁这扇墙的位置,曾是孙家的旧宅,4米宽8米长,大概仅有32平方米,孙中山就诞生在这儿。当时他们一家7口都住在这间房子里,在翠亨村来说,家境非常普通,甚至是贫穷的。”讲解员王莲娣说,当时的孙家客厅,既是餐厅、厨房,也是卧室。白天当板凳的活动木板,晚上拆开就是床板了。 为了改善家境,1871年,孙中山的大哥孙眉到美国檀香山谋生,随后开办了农场,有了一定的积累。正是有了大哥寄回家的钱,孙中山才得以建了这栋新的二层小楼。 说是“新”,到如今,这栋房子也已经120多岁了——设计和修建这幢楼房时,孙中山26岁。而他最后一次在此小住3天,是1912年5月发生的事。 “你看它和村里其他房子不一样,很西式、洋气,有人称为洋装房。它是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房间里依然保留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在王莲娣的指点下,记者看到,这套楼房内部虽然是传统的中式正厅、耳房格局,但浴缸、坐厕等设施已经明显西化,楼房外侧赭红色装饰性拱门、有光环的灰雕等更显示了其不同于传统的风格。 “故居的另一个特点是三多:门多、窗多、通道多。居屋内前后左右均有门通向街外,左旋右转,均可回到原来的起步点。正门上有一副对联‘一椽得所,五桂安居。’正是楼宇落成后孙中山亲笔撰写的。”王莲娣说。不仅如此,这栋小楼的朝向也和其他村户的房子不一样。其他村户是坐西朝东,它则是坐东朝西。“孙家在整个村的外缘,于是,孙中山根据地形,将房子换了个方向——背向村子。这样,孙家不仅开门见山,视野开阔,而且也避免了自己的正门对着村户的后门。其实从这个细节上,就可以看出他与众不同的个性来。” 在院内,还有一棵酸子树别有特色,它横卧生长,枝繁叶茂。“这是孙中山亲手栽的树,也是1883年他从檀香山带回来的树种。这棵树曾是直立的,但在上世纪30年代时,被台风刮倒,没想到刮倒以后依然欣欣向荣、开花结果。”1962年郭沫若曾到此游览,形容它是“酸豆一株起卧龙”,于是,它又多了个绰号——“卧龙树”。 ■少时壮志显个性 翠亨村的一草一木,陪伴了孙中山的少年岁月,这里,也留下了他诸多的故事。 “看这座建筑,是一个更楼,是更夫、灭火队歇息的地方。这是根据孙中山17岁时提出的建设意见建起来的。当时,他刚从香港回乡,呼吁对村子进行改良建设,包括整治路面、装修路灯等。”王莲娣说。“那时的他,就是敢于担当,敢于变革。” 在翠亨村,记者看到一幅画,形象地再现了一番场景。彼时,母亲正拿着布要给姐姐裹脚,孙中山极力反对,张开双臂把姐姐保护起来。 “其实孙中山小时候的很多行为,让当时村里的人无法理解。比如他因为反对村民迷信,破坏过一尊神像、砸过豆腐锅;也悄悄制作炸药,还震裂过村里的一道西门。这些都是一般小孩不敢做的。”王莲娣不禁感叹道:“所以,他做临时大总统后不久,便颁布了法令,废止缠足、杜绝人口买卖、男性剪去辫子等,也从此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在孙中山故居一侧,还有一个别有洞天的翠亨村小型民俗陈列馆,中山人乃至广东人的美食,在此可见一斑。 “从1956年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开办以来,周边的乡村游也不断得到开发。过去,故居西侧和南侧的树林和农田,现在已开辟为公园供游人休憩。”王莲娣说。“其实不止翠亨村,近十年来,中山市越来越多的孙中山文化印记,吸引更多的人游伟人故里,感受这里的文化魅力。” ■回顾曾经岁月 走过翠亨村的一些街巷,转身来到1999年11月12日正式对外开放的孙中山纪念馆,伟岸而又厚重的感觉迎面扑来。进门后,正面相对的由蓝白红围旗装点的正中区域,孙中山的雕像肃穆而意气风发。 “这雕塑的形象,正是孙中山最后一次回乡时,站在故居前的情景。他面前的一条红毯,寓意着他从农村走向了全国,乃至世界。这条线,也是整个馆的中轴线。”王莲娣说。 孙中山的脚下有三级台阶,一位游客的解读,让王莲娣印象很深。 “他说,孙中山脚下的三个阶梯,代表着三民主义,也象征着他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而第一个台阶明显是上面台阶的两倍宽,说明他第一步走得最艰辛也最漫长。”而他身后的那扇门,也象征着中国的大门,孙中山正是一次又一次用武力推开了这扇门。门后面的背景,是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的情景。他也正是在那时宣布,延续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从此结束。 抬头向上看,美丽的灯花璀璨夺目。“它的造型是辛亥革命胜利的铁血十八旗。其实,18颗星星,当时代表了18个省。铁代表了革命者的坚强意志,血代表革命者的鲜血。” 再移步到孙中山一生的回顾展时,内心已是波澜起伏。“孙中山去世时还不到59周岁。在他去世后的第一个月,香山改为中山。”王莲娣说,“很多游客来到这里,都在感慨,问我游客是不是来自全中国。我笑着回答说,不只是中国人,还有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在我看来,是孙中山的时时刻刻把国家和人民放在第一位、把天下为公作为身体力行的目标的人格魅力吸引着世人,让这里始终游人如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