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家世――资料与研究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目录        

年谱与传记选录(C)

 

 

孙中山先生传(选录)

 

高良佐

 

孙先生的家族,住到这可爱的村庄里,只有四代的光景,在这时期以前,他的祖代,因为受了战争的纷乱,生活的压迫,不断地迁徙。他们从远代的友松公在广东紫金忠坝公馆背村立下了家庭的基础,才开始做了广东人。孙先生在少年时代,曾经在火奴鲁鲁住过相当时期,因此很多人对他的籍贯不甚清楚,他有一次答复林百克(Paul Linebarger)说:“我和我的几代祖,的确是在翠亨村里的。不过我家住在那里,只有数代,我们的宗庙,却在东江的一个龚公村(Kurg Kun)里。”这龚公村三字,到最近经过了多方面的考证,才知道就是紫金县忠坝的公馆村(见罗香林著《国父家世源流考》)。

到了明末清初,粤东义士举起了反清复明的火炬,抵抗清兵入粤,忠坝为琴江都小盘地,东西南三面,翠山环抱,成为天然屏障,易守难攻,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在这里由于钟丁先的领导曾经展开了剧烈的民族血战,不少的汉人在清兵淫威之下,遭受杀戮的惨祸,剩下来的只有流离失所。孙家的人,也有不少参加这一次的血战。事变过后,他们就从紫金迁到增城,那就是十二世祖连昌公,这是孙族向广东中部迁徙的开始。

但这时纷乱的局面,还是不断地发展着:满清政府虽乘明室内乱而夺取了统治权,四方志士,依然到处发动义师,抵抗到底。如郑成功、张煌言等的据厦门、金门,会师金陵,前仆后继,壮烈奋斗,最为满清政府所头痛。他们到了最后无办法,还是退保孤悬海外的台湾,作为复兴的根据地。满清政府为要根除这民族斗争的大患,就对台湾采取严密封锁的办法,下令迁移沿海边界,为坚壁清野之计,企图困灭成功,于是闽粤江浙等省濒海居民,老弱转死于沟壑,少壮流离于四方,庐舍尽燔,膏沃废弃,造成了空前惨剧。但满清政府对这种残酷的政策,并没有阻遏了郑氏的独立,反使户口虚耗,物力减损,使东南各省的经政,蒙受严重的影响。因此过了不久,那些比较有肝胆的疆吏,不忍坐视,先后奏请复界,移民开垦,于是广东北部农民与昔年抗清义民的退散者,都渐渐地向濒海一带去移殖。连昌公也在这时,又从增城迁到中山(旧称香山)县涌口门村,度着他们的劫后生涯。这是大约在清初康熙中叶的时候。一直到孙先生第十四世祖殿朝公,才又从涌口门村迁到这小小的村庄来住。我们不要忘了这个永传不朽的圣地的名称,它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叫做翠亨村。无疑的,它和孔子的曲阜,耶稣的耶路撤冷,同样的受到后世的追慕和尊敬。

……再从孙先生的家世和故乡的历史来说,孙家的远祖,曾经参加反清复明的民族运动,并且在满清政府的压迫之下,受尽屠毒流离的痛苦,因此民族的意识和反清的思想,在孙家历代相传下来的子孙脑海中,都留存了很深刻的印象。孙先生的胞姊妙西姑太太,曾经告诉人家说,她家的先人,在清代从来没有人去应举觅官,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孙家从增城迁到中山,又在中山的涌口再迁到翠亨,住在这些地带的农民,和孙家同样的曾经参加抗清义师而退散的,或从沿海各地复界还乡的孑遗,他们的民族思想,也挟与俱来,杂错而居,各怀身世,影响所及,就和东南沿海各地反清复明的天地会(又称三合会或洪门会),发生了共鸣的作用,而中山县濒海曾被迁界的乡村和岛屿,更演为天地会在广东的枢纽。据同治香山县志记载,道光时代三合会再起的首领,就是和翠亨村毗邻的石门甘秀。这是初期的中国民族运动的秘密组织,对于以后孙先生的革命运动,也有很大的关系。

 

据高良佐:《孙中山先生传》,成都近芬书屋,1945年版。


国父年谱(第一次增订本)(选录)

 

中华民国各界纪念国父百年诞辰筹备委员会学术论著编纂委员会主编

 

    国父孙先生,名文,幼名德明,乳名帝象。稍长,号日新,嗣号逸仙。又尝自署载之,或公武。三十二岁时,旅居日本,曾署名中山樵。辛亥革命前,世人常称逸仙先生。及民国建立,遂皆以中山先生称焉。

    孙氏先世本中原望族。唐僖宗时,河南陈留有孙者,中书舍人孙拙子也,娶陈氏;黄巢乱作,充承宣使,领兵闽越江右之间,因屯军定居于江西宁都。四世孙承事公,复迁福建长汀之河田。明永乐中,有友松公者,再迁广东东江上流紫金县之忠坝公馆背,为先生上代入粤始祖。十二传至连昌公,屡参反清义师,兵败留徙,于康熙时又自紫金迁增城,迫于生计,谋卜居沃壤,因移家香山县(今名中山县)涌口门村,传迥千公,再传至乾隆中叶由涌口门村迁居翠亨村之殿朝公,即先生高祖也。自友松公迄先生已十八世。迁至翠亨村,亦有五代。[①]

    先生曾祖恒辉公,娶程氏,生乾隆三二年丁亥(西历一七六七),卒嘉庆六年辛酉(一八○一),年三十五岁。祖父敬贤公,生乾隆五三年戊申(一七八八),卒道光二九年己酉(一八四九),年六十二岁;娶黄氏,以耕读起家,生三子:长达成,次学成,三观成。

 

(台北)中华民国各界纪念国父百年诞辰筹备委员会学术论著编纂委员会主编:《国父年谱》(第一次增订本),(台北)中华民国各界纪念国父百年诞辰筹备委员会,1965年11月版。


国父年谱(第二次增订本)(选录)

 

罗家伦主编  黄季陆增订

 

    国父孙先生,名文,谱名德明,幼名帝象。稍长,号日新,嗣号逸仙。又尝自署载之,或公武。三十二岁时,旅居日本,曾署名中山樵。后尝署名高野。辛亥革命前,世人常称逸仙先生。及民国建立,遂皆以中山先生称焉。

    孙氏先世本中原望族。唐僖宗时,河南陈留有孙者,中书舍人孙拙子也,娶陈氏;黄巢乱作,充承宣使,领兵闽越江右之间,因屯军定居于江西宁都。四世孙承事公,复迁福建长汀之河田。明永乐中,有友松公者,再迁广东东江上流紫金县之忠坝公馆背,为先生上代入粤始祖。十一传至鼎标公,尝参反清义师,兵败流徙,于康熙时又自紫金迁增城。十二传至连昌公,复移家香山县(今名中山县)涌口门村,传迥千公,再传至乾隆中叶,由涌口门村迁居翠亨村之殿朝公,即先生高祖也。自友松公迄先生已十八世。迁至翠亨村,亦有五代。[②]

先生曾祖恒辉公,娶程氏,生乾隆三二年丁亥(西历一七六七),卒嘉庆六年辛酉(一八○一),年三十五岁。祖父敬贤公,生乾隆五三年戊申(一七八八),卒道光二九年己酉(一八四九),年六十二岁;娶黄氏,以耕读起家,生三子:长达成,次学成,三观成。

 

罗家伦主编、黄季陆增订:《国父年谱》(第二次增订本),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6911月版。

 


国父年谱(第三次增订本)(选录)

 

罗家伦主编  黄季陆  秦孝仪增订

 

    国父孙先生,名文,子载之,号逸仙,[③] 谱名德明,幼名帝象。十八岁时就读香港,入基督教,受洗时署名日新,又尝自署公武。三十二岁时,旅居日本,曾署名中山樵。后尝署名高野。辛亥革命前,世人常称逸仙先生。及民国建立,遂皆以中山先生称焉。

    孙氏先世本中原望族。唐僖宗时,河南陈留有孙者,中书舍人孙拙子也,娶陈氏;黄巢乱作,充承宣使,领兵闽越江右之间,因屯军定居于江西宁都。四世孙承事公,迁福建长汀之河田。明永乐中,有友松公者,再迁广东东江上流紫金县之忠坝公馆背,为先生上代入粤始祖。十一传至鼎标公,尝参加反清义师,兵败流徙,于康熙时又自紫金迁增城。十二传至连昌公,复移家香山县(今名中山县)涌口门村,传迥千公。乾隆中叶,由涌口门村迁居翠亨村之殿朝公,即先生高祖也。自友松公迄先生已十八世。迁至翠亨村,亦有五代。[④]

先生曾祖恒辉公,娶程氏,生乾隆三十二年丁亥(西历一七六七),卒嘉庆六年辛酉(一八○一),年三十五岁。祖父敬贤公,生乾隆五十三年戊申(一七八九),卒道光二十九年己酉(一八五○),[⑤]年六十二岁;娶黄氏,以耕读起家,生三子:长达成,次学成,三观成。

 

罗家伦主编、黄季陆、秦孝仪增订:《国父年谱》(第三次增订本),(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511月版。


国父年谱(第四次增订本)(选录)

 

罗家伦  黄季陆主编  秦孝仪  李云汉增订

 

    国父孙先生,名文,子载之,号逸仙,[⑥] 谱名德明,幼名帝象。十八岁时就读香港,入基督教,受洗时署名日新,又尝自署公武。三十二岁时,旅居日本,曾署名中山樵。后尝署名高野。辛亥革命前,世人常称逸仙先生。及民国建立,遂皆以中山先生称焉。

    孙氏先世本中原望族。唐僖宗时,河南陈留有孙者,中书舍人孙拙子也,娶陈氏;黄巢乱作,充承宣使,领兵闽越江右之间,因屯军定居于江西宁都。四世孙承事公,迁福建长汀之河田。明永乐中,有友松公者,再迁广东东江上流紫金县之忠坝公馆背,为先生上代入粤始祖。十一传至鼎标公,尝参加反清义师,兵败流徙,于康熙时又自紫金迁增城。十二传至连昌公,复移家香山县(今名中山县)涌口门村,传迥千公。乾隆中叶,由涌口门村迁居翠亨村之殿朝公,即先生高祖也。自友松公迄先生已十八世。迁至翠亨村,亦有五代。[⑦]

先生曾祖恒辉公,娶程氏,生乾隆三十二年丁亥(西历一七六七),卒嘉庆六年辛酉(一八○一),年三十五岁。祖父敬贤公,生乾隆五十三年戊申(一七八九),卒道光二十九年己酉(一八五○),[⑧]年六十二岁;娶黄氏,以耕读起家,生三子:长达成,次学成,三观成。

 

据罗家伦、黄季陆主编、秦孝仪、李云汉增订:《国父年谱》(第四次增订本),(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9411月版。

 


孙中山年谱长编(选录)

 

陈锡祺主编

 

    祖籍广东省东莞县。五世祖礼赞[瓒]公于明代中叶迁居香山,十四世祖殿朝公始定居翠亨村[⑨](据翠亨孙中山故居藏《孙氏家谱》;《孙中山家世源流的若干资料》,《中山文史》总第10辑)

先生自述:“文之先人躬耕数代。”(《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18页,中华书局1981-1986年出版)祖敬贤公(1788-1849),初薄有田产,后家道中落[⑩];生三子:达成(即先生之父,1813-1888)、学成(1826-1864)、观成(1831-1867)。达成于1846年与隔田村杨氏(1828-1910)结婚。先生诞生时,家中除父母外,尚有祖母黄氏(1792-1869)、兄眉(字德彰,号寿屏,1854-1915)、姐妙茜(1863-1955)。姐金星(1857-1860)及兄德1860-1866)均于先生诞生前夭亡。(孙氏《列祖生没纪念部》)

 

据陈锡祺主编:《孙中山年谱长编》,(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8月版。

 


东方巨人孙中山(选录)

 

广  宁主编

 

  关于孙中山的家世,孙科在《八十述略》书中“先世述略”一章中写道:

在唐朝以前,我们广东孙氏这一族住在河南的陈留,到了晚唐僖宗中和三年,也就是公元883年,我们的远祖是中书舍人及两浙节度使孙拙。孙拙的儿子叫孙誗,是个很贤达能干的人。在黄巢举事时,他作承宣史,带兵去平息,因立了军功,被封了东平侯,驻在虔州虔化县,就是现在江西省的宁都县。由于治理成绩显著,老百姓安居乐业,当地的人都挽留他,于是就在那里定居下来。由此看来,孙誗就是我们广东香山孙氏南迁的始祖。[11]

1983年11月,中山市中山研究会组织了一个调查、考证孙中山家世的专门小组,这个小组成立不久便开展研究工作。他们走访邑中老人、家族亲属,函调有关县志、族谱,考证了无数的祠堂柱、田屋契文和山坟墓碑,工作得极为细致,极有成效。

在这些调查中,一个最有价值的发现,是1984年前后在江西省宁都县田头乡孙屋底村孙世龙家发现的五卷六本《宁都富春孙氏伯房十二修族谱》,里面记载了孙氏家族从晚唐到明永乐年间在河南、江西、福建的繁衍情况。这个最新发现的《修族谱》记载着:河南陈留县的孙誗是孙氏入赣的远祖。孙誗是唐朝的中书舍人孙拙之子,唐朝末年的“黄巢之乱”,孙誗因英勇善战,被选为百将东平侯,率兵征战闽越江右间,后定居于江西宁都。这个记载和以前关于孙中山家世著作的考证大致相同。[12]

孙科在《八十述略》一书里,提到孙誗五传至承事公,迁居福建长汀的河田;而《修族谱》的记载是:誗生孙实,实生七子,其中第三子孙士元生孙有敬,敬第一个由江西宁都迁居福建长汀河田,成为孙家入闽的始祖。此后,孙家在闽历居四代,直到明朝永乐年间,孙有敬的第七代子孙孙友松由闽迁到广东省紫金县忠兴坝落户,成为孙家入粤的始祖。而孙家入粤以后的情况考证较细较多的,还是罗香林教授的《国父家世源流考》一书:

从孙友松又十一代,适时明清之际,十一世祖孙鼎标,随钟丁先起义抗清,以英勇善战,为钟氏器重,尝于一日升官三级。时人乃称公馆为连升馆,颂其功也。此后,鼎标公以兵败北,孙氏族人为避免战祸,多流徙离散。其次子连昌公,迁居增城,康熙中叶,再迁居香山县涌口门村务农渔,成为孙家入香山的肇族。孙连昌公到涌口门村,越二传,至连昌公之孙孙殿朝起,始由涌口门村迁入翠亨村,成为孙家入翠亨村的开基祖。殿朝生恒辉,辉生敬贤,贤生达成,而孙达成就是孙中山的父亲。由此可知,孙恒辉、孙敬贤、孙达成、孙中山、孙科都诞生在翠亨村。[13]

 

据广宁著:《东方巨人孙中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版。

 


国父传(选录)

 

孙家原本并不是世居于广东省,而是约在唐朝僖宗中和三年(西元八八三年)时,河南省陈留县有一个叫孙琍的人,因为被朝廷任命为承宣使,负责领兵对抗当时数十万的流匪,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黄巢之乱”。

于是,孙誗带领军队南征北剿,在广东、福建一带进行游击战,后来驻守在虔州的虔化县(在现在的江西省宁都县)。由于他英勇善战,使得黄巢落荒而逃,受到大家的尊敬。乱事平定后,孙誗原本要班师回朝了,宁都县县民却希望孙誗能留下来,于是,孙誗便定居在这儿了。

从此以后,孙家子孙便散居在江西、福建、广东一带,直到明朝永乐年间,孙氏祖先孙友松,迁居广东省紫金县,孙氏才算是在广东省扎根了。

孙氏到了第十一代时,正逢明末清初,清兵起兵夺取明朝天下的时候,孙氏祖先孙鼎标,便召集了许多爱国志士准备反抗,没想到,清兵已经进入了山海关。孙氏子孙兵败后,便四处走避。直到第十二代祖先孙运昌,搬到广东省增城县,接着才又搬到香山县。

清朝乾隆中叶时,国父的高祖孙殿朝,眼看孙家全集居在香山县的涌口门附近,目标太过明显了;加上明末时,孙家曾经公开抗清,为避免清廷的注意,所以便带着家人由涌口门迁到翠亨村居住。

……

孙家由孙殿朝开始,历经曾祖父孙恒辉、祖父孙敬贤、国父的父亲孙达成,一直到国父为止,共有五代孙氏子孙,一直住在翠亨村。

 

据柯绣雪发行:《国父传》,(台北)钟文出版社,1998年版。

 

 


民国总统家世(选录)

 

何虎生主编

 

在中国百家姓上,赵、钱、孙、李皆为大姓,而且这类大姓从中国文化与经济的渊源看,都是中原望族。由于中国中原战乱频频,许多中原望族或没落,或徙江南。从晚唐时起,南方经济渐趋发达,为避战祸,中原许多家族南迁而不返,遂成为现在之状况。从语言上看,江南尤其岭南一带,文化、习俗颇多隋唐遗迹。

孙中山的先世祖宗,据罗香林《国父家世源流考》和1984年前后在江西宁都县田头乡孙屋底村孙世龙家发现的五卷六本《宁都富春孙氏伯房十二修族谱》所载:孙中山先世本为中原望族,居河南陈留,及晚唐僖宗中和三年(公元883年),远祖孙拙,字玄几,官位至中书舍人及两浙节度使。拙有子名浰,甚为贤能。事逢唐末黄巢起兵,后过江南,应诏为承宣使,率兵镇压农民军,“引兵游击于闽、粤,江右间”。因能攻惯战,被封为百将东平侯,后驻节虔州虔化县(今江西宁都县),由于治绩显著,百姓安居乐业,当地百姓百般挽留,不使之去,同时亦由于中原一带混战不休,就在宁都定居下来。孙即是孙中山的家族中南迁江南之始祖。

据孙科《八十述略》中所载,自孙氏南迁之世祖孙经子孙实,孙孙士元至曾孙孙有敬(孙士元之第三子)因惧兵祸,遂南迁入闽,为孙氏家族入闽之始祖。此后孙有敬生子六郎,六郎有子十六居士,十六居士有子九承事,九承事有子孙友松者,即孙氏南迁之第七代子孙由闽迁徙至广东紫金县忠兴坝落户,其时为明朝永乐年间,孙友松遂成为孙氏家族入粤之始祖。

从孙友松起经十一世,传至南迁以来的第十八世祖孙鼎标,时值明清之际,孙鼎标激于民族大义,随钟丁先起义抗清,以英勇善战,为钟氏所器重,曾于一日官升三级。故时人称其公馆为连升馆,颂其功也。此后,孙鼎标兵败,孙氏族人为避免战祸,多流徙离散。时孙鼎标之次子孙连昌,由广东省紫金县迁居增城,康熙中叶,再迁居香山县涌口门村,以耕渔为业,始成为孙氏入居香山之肇祖。

越两代,至孙连昌之孙孙殿朝起,始由涌口门村迁入翠亨村。据传这里尚有曲折,孙氏之先居粤东莞县属长沙乡,至明代,第十九世祖孙连昌迁入香山县镇东涌口门村,生孙迥千,后孙迥千居左步头,旋因赋税催迫而迁东莞,因为兵乱竟不能返香山新迁之处。只留后嗣以居焉。后有孙迥千之子孙殿朝于清代乾隆时再迁镇内翠亨村边之迳仔,并建有祖祠,然已人口稀微,老壮出外,乏人理料,故祠圮久矣。由是可鉴,孙殿朝乃为孙氏入翠亨村之开基祖。

孙殿朝妣林氏,生有一子孙恒辉即孙中山之曾祖父。孙恒辉娶妻程氏,生孙敬贤,孙敬贤即孙中山之祖父。从孙敬贤以上几代均以农耕为主,家境贫寒,人口稀少,属典型的贫农之家,到孙敬贤这一代,因年14岁即遭遇父丧,依寡母为生,凭着他的苦干和节俭,终于由一个佃农购得田地20亩。但其一生迷信风水醉心于术士的风水之说。有一钟姓术士,系太平天国的一位谋臣,金陵被清兵攻陷后遂避乱于此,孙敬贤对之优礼有加,并对他的风水说奉信不疑。钟指出一“牛眼龙”穴,位于皇帝殿,谓如购得此穴,子孙必大发达。孙敬贤便不惜变卖田地购得,并对坟地大加修缮。以致家道中落。到孙中山的父亲这一代,不得不外出谋生,以致孙中山的两个叔父均遭难于海外。

综观孙氏家族南迁以来,以世显者少,以无闻者多,可见孙中山的自述中“生而为贫困之农家子”之言不虚。同时也基本上符合孙科所言,孙氏祖先都是深明民族大义,很重气节,尤其具有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据何虎生主编:《民国总统家世》,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1月版。

 

 



[①] 罗香林著《国父家世源流考》(民国三十一年十二月重庆商务印书馆初版),其考证较详备;但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下简称党史会)《总理年谱长编初稿》最初油印本及邓慕韩著《国父年表附世系》皆谓先生先世系出金陵;远祖允中公,宋代进士,受知于宰相韩琦;神宗时,任枢密院使,因议“青苗”忤旨,被谪江西。其入粤始祖常德公为杭州刺史,遭变乱迁至南雄珠玑巷,再迁东莞员头山乡。爰及明代,五世祖玄,号礼贤,迁于香山东镇涌口。至清初,十一世祖瑞英公由涌口迁至翠亨乡。(邓著据《员头山孙氏族谱》、《上沙乡孙氏族谱》及《国父家谱》,见民国三十五年九月十二日广州《新时代月刊》)。

[②] 罗香林著《国父家世源流考》(民国三十一年十二月重庆商务印书馆初版)其考证较详备。但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下简称党史会)《总理年谱长编初稿抄本》(民国三十三年油印本)及邓慕韩著《国父年表附世系》皆谓先生先世系出金陵;远祖允中公,宋代进士,受知于宰相韩琦;神宗时,仁枢密院使,因议“青苗”忤旨,被谪江西。其入粤始祖常德公为杭州刺史,遭变乱迁至南雄珠玑巷,再迁东莞员头山乡。爰及明代,五世祖玄,号礼贤,迁于香山东镇涌口。至清初,十一世祖瑞英公由涌口迁至翠亨乡。(邓著据《员头山孙氏族谱》、《上沙乡孙氏族谱》及《国父家谱》,见民国三十五年九月十二日广州《新时代月刊》)。

[③] 一八九六年十月,先生伦敦蒙难获释,十一月应英国汉学家翟尔斯(Herbert Glles)之请手书自传。

[④] 罗香林:《国父家世源流考》(商务印书馆,民国三十一年十二月初版,重庆;六十五年五月,台一版,台北),其考证较详备。但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今称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央党史会):《总理年谱长编稿抄本》(民国三十三年一月油印本)一页;及邓慕韩:《国父年表附世系》皆谓先生先世系出金陵;远祖允中公,宋代进士,受知于宰相韩琦;神宗时,任枢密院使,因议“青苗”忤旨,被谪江西。其入粤始祖常德公为杭州刺史,遭变乱迁至南雄珠玑巷,再迁东莞员头山乡。爰及明代,五世祖玄,号礼贤,迁于香山东镇涌口。至清初,十一世祖瑞英公由涌口迁至翠亨村。(邓著据《员头山孙氏族谱》、《上沙乡孙氏族谱》及《国父家谱》,见民国三十五年九月十二日广州《新时代月刊》)。

    关于先生家世源流,学者之间颇有争议,先生家属之间,意见亦不一致。民国七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先生侄孙即德彰公嫡孙孙满,致函中央党史会主任委员秦孝仪,检附《孙达成祖家谱重修概述》、《国父孙中山先生族谱世系表》等,指陈罗香林所著《国父家世源流考》记述有误,力证翠亨孙族非出自客家。但七十三年三月十二日国父家属代表孙科先生夫人孙陈淑英女士,分函国语日报社、中央党史会、国史馆,则仍确认先生为客家人,老家在紫金县。本谱暂仍依罗香林前说,并继续研究考订,容有确论,再行补正。

[⑤] 乾隆五十三年戊申当西历一七八八年,道光三十九年己酉当西历一八四九年。惟敬贤公生于乾隆戊申十二月二十三日,时为一七八九年一月十八日;卒于道光己酉十二月二十三日则为一八五○年二月四日也。

[⑥] 一八九六年十月,先生伦敦蒙难获释,十一月应英国汉学家翟尔斯(Herbert Giles)之请手书自传。

[⑦] 罗香林:《国父家世源流考》(商务印书馆,民国三十一年十二月初版,重庆;六十五年五月,台一版,台北),其考证较详备。但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今称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央党史会):《总理年谱长编稿抄本》(民国三十三年一月油印本)一页;及邓慕韩:《国父年表附世系》皆谓先生先世系出金陵;远祖允中公,宋代进士,受知于宰相韩琦;神宗时,任枢密院使,因议“青苗”忤旨,被谪江西。其入粤始祖常德公为杭州刺史,遭变乱迁至南雄珠玑巷,再迁东莞员头山乡。爰及明代,五世祖玄,号礼贤,迁于香山东镇涌口。至清初,十一世祖瑞英公由涌口迁至翠亨村。(邓著据《员头山孙氏族谱》、《上沙乡孙氏族谱》及《国父家谱》,见民国三十五年九月十二日广州《新时代月刊》)。

    关于先生家世源流,学者之间颇有争议,先生家属之间,意见亦不一致。民国七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先生侄孙即德彰公嫡孙孙满,致函中央党史会主任委员秦孝仪,检附《孙达成祖家谱重修概述》、《国父孙中山先生族谱世系表》等,指陈罗香林所著《国父家世源流考》记述有误,力证翠亨村孙族非出自客家。但七十三年三月十二日国父家属代表孙科先生夫人孙陈淑英女士,分函国语日报社、中央党史会、国史馆,则仍确认先生为客家人,老家在紫金县。本谱暂仍依罗香林前说,并继续研究考订,容有确论,再行补正。

[⑧] 乾隆五十三年戊申当西历一七八八年,道光三十九年己酉当西历一八四九年。惟敬贤公生于乾隆戊申十二月二十三日,时为一七八九年一月十八日;卒于道光己酉十二月二十三日则为一八五○年二月四日也。

[⑨] 自罗香林之《国父家世源流考》(重庆商务印书馆1942年出版)提出孙氏十二世祖连昌公于清初康熙年间从广东紫金经广东增城辗转迁至香山后,颇有人以广东紫金为先生祖籍者。也有学者根据翠亨孙中山故居所藏《孙氏家谱》(原为孙妙茜保存)、《孙梅景等卖田契》、《孙达成兄弟批垦山荒合约》(两件)、孙妙茜对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钟公任关于祖籍在东莞的自述及翠亨村附近孙氏祖墓等文物、文献,认定孙氏先世于明代已从东莞迁居香山,并非清初始从紫金迁来。参见邱捷、李伯新《关于孙中山的祖籍问题¾¾罗香林教授〈国父家世源流考〉辨误》(《孙中山和他的时代¾¾孙中山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华书局1989年出版)

[⑩] 关于敬贤公家境,说法歧异。今取罗香林所记孙妙茜忆述。(《国父孙公家世试探》,《更生评论》第2卷第2期)孙妙茜述祖、父因迷信风水,由小康而至贫困,当大体可信。然罗香林所记“敬贤公以耕读发家,颇有钱”,则恐有夸大。

[11] 编者注:此段文字与孙科原著略有出入。

[12] 编者注:中山市孙中山研究会从未成立过此文所称的调查小组,《宁都富春孙氏伯房十二修族谱》的发现,亦与中山市孙中山研究会无涉。

[13] 编者注:查罗著原文,并无此段文字。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