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东西药局 隐身荔湾民居

首页 > 馆务公开 > 媒体关注

孙中山东西药局 隐身荔湾民居

    本报讯 (记者张影 通讯员王峥)昨日,记者从荔湾区文管所获悉,广州第四次文物普查在该区新发现孙中山东西药局、广州儿童剧团团部、《救亡日报》广州旧址及中共广东省临时委员会旧址4处革命遗迹,这些遗迹都被淹没在了荔湾民居中。 






  













         广州儿童剧团:烽火中诞生流亡中巡演 






  













    地址:梯云东路44号 






  现状:水产贸易市场 






  1937年9月18日成立时,该址为广州市立第五十四小学,后更名为梯云东路小学,1993年1月因转换教育机制而撤销。 






  据荔湾区文管所所长阮桂城介绍,广州儿童剧团在当时的市立第54小学老师谈星(何承蔚)领导下,诞生于抗日烽火中,130多人的团员,大都是黄沙、逢源、陈塘等地小学生,年龄最大的14岁,最小的仅9岁。团长谈星是中共地下党员,当时也只有21岁。 






  剧团成立后,在广州市和郊区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演出抗日话剧《打日本》、《仁丹胡子》、《放下你的鞭子》、《古庙钟声》和《海葬》等。 






  当日军持续轰炸广州、学校停课时,剧团适应战时需要,开办了平民夜校和儿童识字班,带动小朋友和他们的家长、亲友一起宣传抗日。 






  广州沦陷后,谈星带领儿童剧团离开广州到英德、韶关一带作抗日宣传,开始了艰苦的巡回演出历程。抗日战争时期,全国有4个著名的儿童剧团,其中3个先后被迫解散,只有广州儿童剧团坚持到了最后。 






  






      《救亡日报》:在长寿东演绎的抗战悲歌 






  






    






  地址:长寿东路333号 






  现状:楼下为商店、楼上为民居 






  1937年8月28日在上海创刊的《救亡日报》,在上海沦陷后,总编辑夏衍征得周恩来同意,于同年11月将报纸转移到广州出版。夏衍由一位前十九路军团长吴履逊介绍,拜访当时在广东掌握军事实权的国民党将领余汉谋,余对《救亡日报》在广州复刊表示欢迎,并捐助了毫洋(广东地方货币)2000元作为开办费用。《救亡日报》当时没有印刷场所,委托《国华报》印刷厂代印;也没有发行机构,委托《新华日报》驻穗发行所代办。报社吸收了华嘉、陈子秋、谢家因、蔡冷枫、欧阳山、草明、司马文森、黄新波等到该报工作。《救亡日报》成为抗战初期党在粤港地区最重要的舆论阵地。 






  广州沦陷前夕,《救亡日报》在许多报纸相继停刊,连报贩都很难找到的情况下,仍坚持每天出版。报社动员全体工作人员上街卖报,直到1938年10月21日日寇逼近广州时,报社工作人员从容不迫地散发了当天的报纸,一行12人才徒步离开报社。 






  













     孙中山东西药局:策划起义失败未载入史册 






  






    






  地址:西关冼基 






  现状:民居 






  1893年春天,受澳门葡籍医生排挤,孙中山改赴广州行医,在荔湾创设了东西药局,医务所则建在双门底(今北京路北段)圣教书楼内。孙中山的东西药局每日10时至12时设义诊,不收分文,对贫病者一律施医赠药,深得民心。据悉,孙中山曾在东西药局策划首次起义,比辛亥革命还早10余年,因以失败告终而未载入史册。 






  













   中共广东省临时委员会旧址:委员工作生活的秘密场所 






  













    地址:文昌北路耀华东街49号 






  现状:民居 






  该处是1943年临时委员会委员梁广在广州从事地下工作及居住的秘密场所。房屋坐南向北,砖木结构,约100平方米,建筑糅合了中西特色,现为民居。梁广在建国后曾任省总工会主席。 















上一篇: 世纪伟人孙中山
下一篇: 七百学子获宋庆龄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