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杨殷同志诞辰110周年座淡会上,我们一起缅怀了杨殷烈士的一生,又一次重温了我们的党史。祝贺中山市办了一件大好事,把杨殷烈士的故居开放了。我们参观了杨殷故居,又听了几位专家、学者的发言,确实是感想很多。
在翠亨村这个地方,有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纪念馆,有他的故居。而恰恰在他旁边就有杨殷烈士的故居。说实在话,过去不知道这么回事。两位历史人物的故居,在一个村庄,联系起中国近代史,这里面细推敲起来,文章有很多,可以做得很深。以前在脑子里有这么个认识,杨殷烈士是个很典型的人物,我们曾经称他为革命领袖,他们牺牲后,在苏区还办起了彭杨军事政治学校(即彭湃、杨殷)。“革命领袖”不是我今天说的,是周恩来同志当年说的。可后来不说了,领袖这个词不单独讲了,工运领袖、农民领袖还可以讲,一般讲领袖不讲了。其实,当年周恩来称之为领袖是十分自然的,中国这么大,闹起革命来,南方、北方、各行各业,没有众多领袖,怎么能搞起革命来?应该说杨殷是我们党的领袖人物。在翠亨村这个地方,既有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故居,又有伟大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我们党的领袖人物杨殷烈士的故居。两位伟人的历史,刻印着一段中国革命史,就是从民主主义革命走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的民主主义革命的这段历史。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两个历史阶段的转换和衔接,恰恰又表现在两位伟人的历史中,在这样一个自然村落,通过两位伟人的故居,能将中国革命历史的转换、衔接、如此完美的表达出来。我不敢说这是绝无仅有的,但恐怕在中国境内很难找到第二个例子来。近代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事业十分宏伟、壮丽。两个故居所联系起的革命家的革命活动,十分丰富多彩。这是十分宝贵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杨殷故居的开放,两段历史联起来了,这也是很好的社会主义教育阵地。
我们说杨殷烈士是位很典型的人物,是指他由旧民主主义转向新民主主义,由中山先生忠实信徒走向共产党人的典型人物。当然,很多前辈都有类似思想转变的过程,但杨殷不一般,他是孙中山身边左右人物。早年,受中山先生民族民主革命思想影响,加入了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即追随中山先生,参加反袁斗争,曾任中山先生卫队副官兼大元帅府参军处参谋,跟随在中山先生左右。五四运动期间,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是中国共产党中的领袖人物。我们在杨殷烈士本人的身上就可以看到两阶段革命的转换和交替。中山先生逝世,蒋介石篡夺了革命果实,背叛了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背叛了三大政策,是我们党把三民主义拿过来了,中山先生未竟的事业,是我们帮他实现。杨殷烈士忠实地执行党的决议,参与领导了广州起义,拿起了武器和蒋介石的叛变作坚决的斗争。捍卫三民主义,捍卫中山先生的未竟事业。杨殷烈士既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又是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把中山先生最革命的东西继承了下来。蒋介石篡夺了革命果实后,把他们自己装扮成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继承人,而对共产党人如杨殷烈士极尽污蔑之能事,都说成中山先生的叛徒,我们党为此做了大量工作。记得当年我们到延安去,就给我们讲了一课,叫《三民主义概论》,讲课人是陈伯达。陈伯达这个人不说他。这一课是党组织安排的。讲三民主义,凡是三民主义中先进的东西,积极的部份,和我们党的纲领一致的东西,我们都要促其实现。中山先生是伟大的,但也不可否认,他原来的思想中确有消极成份,中山先生伟大就在于:按今天的话说,他能“与时俱进”。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扬弃了原来消极成份,毅然改组了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对中山先生来说,是很大的转变,很不容易。蒋介石和孙文主义学会分子就是利用中山先生消极的成份,背叛革命的三民主义,背叛三大政策,并污蔑共产党人。应该看到蒋介石的反动宣传是有影响的,这种影响不只今天在台湾还存在,就是在海外华人中也还有影响。因此,我们还要做这方面的工作。杨殷故居的开放,从杨殷烈士思想上转换,行为上的交替完全可以说明这段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执行革命的三民主义,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态度忠实于继承乃中山先生思想中最积极的部份。杨殷烈士的历史生动地说明了这些。辛亥革命后,杨殷追随中山先生,满腔热血,为国为民,奔走各方,其惊人的举措,曾为前辈所赞赏,拥戴,杨殷既领略了辛亥革命胜利时所带来的欢欣,亦备尝中山先生遭受失败、挫折时的困惑。因而在五四运动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杨殷走向马克思主义不单单是从理论上接受共产主义,而是有其自身斗争实践作基础的。相信他对中国改组国民党,实行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的理解是深刻的,所以杨殷在党的领导下坚决捍卫中山先生革命三民主义,为共产主义事业而英勇献身!
杨殷烈士的故居开放了,这就要求我们更好的研究烈士生前的事业。杨殷如何由民主主义者转向共产主义,将是一篇十分丰富多彩的文章,从孙中山到杨殷,题目很多,都将描绘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先辈们英勇奋斗,不屈不挠的英雄史诗。各位专家,各位学者,你们比我读书读得多,比我研究得深,刚才已经听到你们近日研究所得的发言,希望继续努力,拿出有份量的好文章来。中山市委做了件大好事,在翠亨村又开辟了一个教育基地。阵地摆开了,如何把这些阵地办得更好更丰富,这是我们大家的责任。
顺便再说一句,从中山先生纪念馆到杨殷烈士故居,以一条隧道联结起来了,很好。如果从总体布局上再想想点子,把一个纪念馆,两个故居搞得更协调一点,更自然一点,还可以在纪念馆内部陈列上加以考虑,摆一部份杨殷烈士追随中山先生及其后来转变的事迹,以指向故居。是否更紧密一些。供参考。
(本文作者系原中共广州市顾问委员会副主任)
本文原载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翠亨红棉——纪念杨殷诞辰一百一十周年文集》,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1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