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拟著《十年国防计划》一书纲目——致廖仲恺函 |
撰写时间: | 一九二一年七月八日 |
原载: | 据抄件,台北、中国国民党文化传播委员会党史馆藏 |
出处: | 黄彦编:《孙文选集》(下册),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11 |
全文: | 拟著《十年国防计划》一书纲目 致廖仲恺函 (一九二一年七月八日) 廖仲恺同志鉴: 当革命破坏告成之际,建设发端之始,予乃不禁兴高采烈,欲以予生平之抱负与积年研究之所得,定为《建国计划》(即是《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国防计划》、《革命方略》等)举而行之,以求一跃而登中国于富强之地焉。不期当时之党人以予之理想太高,遂格而不行。至今民国建元,十年于兹,中国犹未富强如列强者,皆是不实行予之救国计划而已。 予近日拟著一书《十年国防计划》①,以为宣传,使我国全国民了解予之救国计划也。该书之纲目②笔之如左: 一 国防概论 二 国防之方针与国防政策 三 国防之原则 四 国防建设大纲 ① 书名《十年国防计划》系据黄光学编《孙中山先生外编》(江西省文化运动委员会,一九四二年十月初版)所收《与廖仲恺论国防计划—民国十年七月八日》一文增补。该文个别文字稍异,因其漏录纲要一条,且略去上下款及函末问候语,故未选作底本。 ② 原作“目录”,今据上引书改为“纲目”。^ 五 制定永远国防政策和永远以国防军备充实建设,为立国之政策 六 国防与宪法 七 太平洋国际政治问题与中国 八 国防与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外交政策、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之关系 九 国防与实物 十 发展国防工业计划 十一 发展国防农业计划 十二 发展国防矿业计划 十三 发展国防商业计划 十四 发展国防交通计划 十五 发展国防教育计划 十六 财政之整理 十七 外交之政策和战时外交之政策 十八 移民于东三省、新疆、西藏、内外蒙古各边疆省计划 十九 保护海外各地华侨之意见书 二十 各地军港、要塞、炮台、航空港之新建设计划 二十一 都市与乡村之国防计划① 二十二 发展海军建设计划 二十三 发展航空建设计划 二十四 发展陆军建设计划 ① 本行序号原误作“二十”,今改为“二十一”;以下别有三处序号笔误亦一并改正,不另注。 二十五 各项重要会议之召集,如开全国国防建设会议、海军建设会议、军事教育会议之属,由中央政府每年举行一次召集之,以为整理国防建设^ 二十六 各国国防政策和国防建设计划之研究 二十七 军事教育之改革和训练计划 二十八 兵器之改良计划 二十九 军制之改革 三十 军医之整理及改良军人卫生建设计划 三十一 国防警察之训练 三十二 军用禽兽之训练 三十三 国防本部之进行工作 三十四 仿效各国最新国防建设之计划 三十五 举行全国国防总集正动刁员令之大演习计划,和全国空海陆军队国防攻守战术之大操演 三十六 作战计划 三十七 遣派青年军校学生留学欧美各国,学习各军事专门学校及国防科学、物质工程专门学校之意见书 三十八 向列强定制各项海陆空新式兵器如潜水舰、航空机、坦克炮车、军用飞艇、汽球等,以为充实我国之精锐兵器和仿制兵器之需 三十九 奖励国民关于国防物质科学发明之方略 四十 购买各国军用书籍、军用品、军用科学仪器、军用交通器具、军用大小机器等,以为整理国防建设之需 四十一 组织考察世界各国军备建设团之意见书 四十二 聘请列强军事专家人员来华,教练我国海陆空军事学生及教练国防物质技术工程之意见计划书 四十三 收回我国一切丧失疆土及租借地、租界、割让地之计划 四十四 我国与各国国防实力比较表 四十五 抵御各国侵略中国计划之方略 四十六 训练国防基本军事人才三千万计划,训练国防物质工程技术人才一千万计划 四十七 完成十年国防重要建设计划一览表 四十八 新兵器之标准 四十九 组织海空陆军队之标准 五十 扩张汉阳兵工厂如德国克鲁伯炮厂①之计划 五十一 国民代表大会关于国防计划之修改、国防建设意见书 五十二 欧洲战后之经验 五十三 国防与人口问题 五十四 国防与国权 五十五 指导国民研究军事学问之研究 五十六 实施全国精兵政策 五十七 军人精神教育与物质教育之比较 五十八 注重国际军备之状况 五十九 我国之海军建舰计划,航空建机计划,陆军各种新式枪炮、战车及科学兵器、机械兵器建造计划 ① 克鲁伯是德国制造军火的著名家族,其创始者为腓特里希·克鲁伯(Friedrich Krupp),今译弗里德里希·克虏伯,克鲁伯炮厂即克虏伯兵工厂。^ 六十 训练不败之海陆空军军队大计划 六十一 列强之远东远征空海陆军与我国国防 六十二 各国富强之研究 六十三结论 以上各计划不过大纲而已,至于详细之计划,待本书脱稿方可览阅。予鉴察世界大势及本国国情,而中国欲为世界一等大强国及免重受各国兵力侵略,则须努力实行扩张军备建设也。若国民与政府一心一德实行之,则中国富强如反掌之易也。 手此,即候 毅安 孙 文 十年七月八日 据抄件,台北、中国国民党文化传播委员会党史馆藏① ① 底本为抄件,抄录时疑未悉依原文,如《国防计划》本作《国防计画》,其他所列“计划”多处似亦原作“计画”。今均照底本付排,未加改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