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郑观应故居由中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委托本馆负责管理维护,经过半年多来的努力,保护修缮和重新复原布置陈列工作基本完成,并于近日迎来第一批观众,下面转载《中山日报》的相关报道。
昨日,100多名学生和家长有幸成为郑观应故居重新修缮后的首批游客,这一消息吸引了媒体,10多名记者赶到故居。在记者眼中,在中山的历史建筑中,郑观应故居分量不轻。
传统的中式“学堂”
第一眼看过去,郑观应故居和它主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名望显得极不般配,前者过于简朴,是一幢典型的岭南民居,后者太耀眼,影响一代仁人志士。
莫说在今日洋楼随处可见的中山市三乡镇,即便是在100年前,这也仅仅是一幢并不起眼的建筑: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前后两进,面积约204.5平方米。灰雕、壁画、木雕镂空神台,在中山很多老建筑中都能看到。但它也有不一般之处-- -采用了祠堂建筑中常用的抬梁瓜柱架构,在珠江三角洲的民居中非常罕见。这种结构耗材较多,但更为牢固。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郑观应在其父郑文瑞辞世10周年之际,出资兴建了“秀峰家塾”。从17岁离开父亲,到修建“秀峰家塾”之时,郑观应已经61岁。饱含忧国忧民思想,影响一代伟人梁启超、孙中山、毛泽东的《盛世危言》也已流传10年之久。
因而,这座简朴而牢固的老房子成为中山近代史上最重要的历史建筑之一,常常有慕名而来的寻访者。
青砖墙上的百叶窗
在处处透着中国元素的故居中,却也有着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子,那就是青砖墙上的木制百叶窗。
7月底,来此处进行中山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复检的广州大学岭南建筑研究所所长汤国华教授告诉记者,岭南本土建筑的木百叶窗多是清末从欧美学来的。
他说,这种中西合璧的窗户在传统的窗户上卸去木花格和玻璃,保留周边木框,装上活动木百叶,成为可以往外推开的百叶窗。在有些地方,木框上还保留了岭南花草佳果木刻,成为岭南近代建筑的一大特色。百叶窗在岭南建筑中的引入主要是因为它的多功能:遮阳、遮雨、控光、透风;既能观察外界又能保证室内私密,实为“洋为中用”的典范。
建筑是时代的反映。在修建“秀峰家塾”中体现的“洋为中用”思想,影响了郑观应一生。
这位精通英语,多年在洋行当买办的中山人在《盛世危言》的封面上这样写到:“首为商战鼓与呼”。他首次提出兵战不如商战,应该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自强之道战胜列强。他说"借商以强国,借兵以卫商",提出应以“商战对商战”。
不修学校则人才不出
“秀峰”是郑观应父亲郑文瑞的号。郑观应在商海驰骋时,父亲则教书育人,造福乡里。而今,朗朗的读书声已然渺不可闻,郑观应该是这读书声中走出的最优秀的学生。
“国之盛衰系乎人,不修学校,则人才不出。”对于教育的热衷,郑观应和父亲是一脉相承。他认为西方国家的富强,根本原因是“强于学,非强于人”。因此,为国家培养和储备人才,就成为他富强国家的基本建设道路。
当经历过商海起伏的郑观应年遇古稀之际,身体力行,关注教育,担任招商局公学住校董事等职务,并参与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女子学堂-- -枣经正女学。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两首妇孺皆知的诗句,刻在“秀峰家塾”大门的两侧墙壁。看着它,记者仿佛耳旁响起童声的诵读……
寻找更广阔的记忆空间
寻访郑观应在三乡的生活足迹,似乎不单单只能在此。
在雍陌村内,有一条横贯东西的长条石板路,长1000多米,被称作“雍陌乡大街”,亦称六板石街,乃是郑观应以父亲的名义捐资重修的。在石板大街头一端,有着一座1904年(光绪三十年)立的石碑。在石碑上,题额刻着《重修雍陌乡大街志》:“我乡大街创自宋代,年久失修,崎岖不平,行者患之。里人郑启华既德配陈、刘氏夫人慨然捐修,以后履斯道者,咸称颂焉,泐此以志不朽。”
相传,《重修雍陌乡大街志》碑文和“秀峰家塾”四个大字均出自郑观应手笔。只是,这条大街似乎不为人知,也鲜有人提起。如今,当年的石板街也变成了水泥路。
记者听闻,三乡镇政府意欲将郑观应故居周围的环境进行规划,改变故居如今简朴的现状。拥有郑观应17年生命历程的雍陌村,供人们仰望和记忆的空间,不应仅仅局限在这204.5平方米的范围之内。
来源:中山日报2008-8-18 记者:吴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