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深深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香山县的书院始于明嘉靖时期建立的仁山书院,盛于清乾隆以后,衰于清末废科举之际,历时360多年。根据同治《香山县志》记载,除仁山书院久废外,全县共有书院21所,遍布全县,是当时全省中书院众多的县份之一。作为育才的教育机构,书院为当时的社会培养了一批人才,为香山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时至今天,许多书院已经不复存在,但丰山书院、榄山书院、龙山书院、桂山书院、卓山书院和云衢书院却穿越了历史的长河,成为现代学校的前身。时逢云衢中学两百年校庆和中山一中百年校庆相继来临之际,本报特别策划“书院深深”系列专题,揭开历史档案、走访相关人士,发掘香山书院留下的文化财富。
放学的钟声响了,学生们鱼贯而出,一张张稚嫩的面孔从我们的身边经过。眼前的云衢中学,一如他们般年轻,崭新的校舍不曾沾染半丝的沧桑,但那从教学楼上垂挂下来的红色条幅告诉我们,一条200年的文脉在此凝聚。
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四、大两都人集资,在大岭村侧白塔埔一带兴建了云衢书院。“云衢”一名取自《易经》中“法眼高悬处,龟蛇势不殊,方尘一剑扫,降伏上云衢”,意为降魔除妖,直上青云。《南朗乡音》主编简君毅认为,云衢书院延续着南朗教育的历史,推而远之甚至可至香山最早的学校——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建立的新美斋义塾。
今天,云衢书院的原貌已鲜为人知,在这两百年的风云变幻中,云衢的精神如何延续?在有关“云衢”的档案沉香中,我们寻找到对家乡教育影响深远的三位校长,林谦、简梦熊、孙子静。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在各自的时代实践着兴学育才、笃志为善的理想,他们的精神,在“严、勤、创、美”的云衢中学校训中延续至今。
名贤林谦:云衢书院创立者之一
眼前的云衢中学是2007年秋,云衢中学与翠亨中学合并后,南朗镇政府斥巨资于书院山前划地180亩新建而成的,第一期工程已经投入使用。崭新的校舍让人无从寻找两百年前的书院痕迹,只有校园内的“林谦广场”提醒我们,一位香山乡贤与这座学府的一段历史渊源。
根据《香山县志》的记载,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四、大两都人集资,在大岭村侧白塔埔一带兴建云衢书院,由乡贤林谦等设帐授课。林谦,字德光,大车村人。他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中了举人,曾任大挑知县、丰山书院主讲。在家乡,林谦淡泊严正、乐善好义的美名远扬。他是一位严谨治学的饱学之士,在丰山书院主讲期间,为求精确,他常与学生辩论学业。他不仅是一名传业授道者,也对家乡的建设、民生、军事、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当时的东乡因良田匮乏而落后他乡,林谦致力于开垦土地,为四都社学增加了经费来源,促进当地教育。但见乡里粮官吏讹索钱财,百姓家破人亡,他再三上书,最终使此“大当”陋习得以革除。鸦片战争后,珠三角一带匪党横行,趁火打劫,他便将民众召集于云衢书院,设立章程,发动乡民守望互助,对当时社会治安的维护起了积极的作用。
清咸丰四年,红巾军兵临石岐城下,百姓纷纷东迁,途中治安混乱。林谦带领乡团驻营东门之外,援助清兵守城。此役结束后,与林谦并肩作战的举人郑藻如因 “军功”显赫,获得两广总督叶名琛的保举,最后扬名于中国近代外交史的史册。但林谦依旧留在家乡,重回书桌跟前。他的“过俭草堂”藏有经、史书籍万余卷,手钞书数百卷。“年八十,犹灯下作楷,凡前言往行,时事得失,条记满墙壁间。”好学不倦的林谦穷尽一生心血,先后完成了《增辑周易观象》四卷、《增订四书汇考》二十二卷、《类字训蒙》二卷《退思斋杂文》十一卷、《国地异名录》一卷、《节录海国图志》一卷、《里长札记》一卷、《革大当记》一卷、《仓团合编》一卷共八种四十卷作品,并有《禁烟文小注》、《黄姓谱序》等文,为田明耀、陈澄等人当年撰修 《香山县志》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素材。
简梦熊:重振学院昌盛
咸丰年间,云衢书院一度负债累累。在与林谦交往的风雅之士中,另一名饱学之士,简梦熊,在这次财政危机前展现出其卓越的管理才能。
据简梦熊的后人、今《南朗乡音》主编简君毅讲述,简梦熊于同治甲子科高中第四名经魁。可他与林谦一样,淡泊名利,无意进取仕途,一心投身教育事业,笃志为善。
咸丰己来年 (1859年),尚未中举的简梦熊便在乡贤林谦等人极力推举下,出任榄边分局都正 (即四都首领)。为了培植人材,振兴士气,他创办了榄边义学(亦称榄冈义学)。后又将榄冈义学与云衢书院合并,此时,云衢书院欠债累累,他大刀阔斧,加以整顿,经多方筹措偿还公债,重振云衢威名。同治甲子年(1864年),简梦熊出任东乡总局局正。但见香山丰山书院因管理不善日渐衰落,他又蹲点该学院,节衣缩食,实施改革,最终使其面貌一新。其后,简梦熊又先后执掌南乡的凤山书院和西乡的龙山书院,皆是政绩斐然。
简梦熊讲学十余载,桃李满香山,培养出黄绍昌、张丕基、谭国等一批名彦。他将教学心得整理为《丹山课艺》,不料同治甲戌之秋,珠海一带遭遇大水患,正在凤山书院执教的他虽大难不死,但所著书稿不幸散失,令人惋惜。
除了大自然的灾害,时代前进的车轮同样不为人力所左右。清末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统治了中国1300年的科举制度结束了它的生命,以考课为主、为科举服务的书院也纷纷改办学堂,云衢中学也改为云衢师范传习所,后又于次年八月改为云衢高等小学堂。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书院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香山县的书院盛于清乾隆以后,有研究者认为,此时正逢书院官学化时期,书院多为以考课为中心的科举 “预科”,学生往往埋头于 “八股文”中,而无宋代书院时的自由讲学之实。然而,尽管道德的内涵有所变化,书院教学中对修德的重视对当前的学校教育仍有可贵的启迪。坊间传颂的乡贤名士,无论是林谦还是简梦熊,无不是为人师表的贤德之人,今天,他们在学问追求上的严肃与勤奋,仍然在云衢中学“严、勤、创、美”校训中得以延续。
孙子静:带来“五四”新风
在 1912 年至 1948 年间,云衢中学经历了中小学分立、与其他学校合并,先后易名为四大两都云衢高等小学校、四大两都联立云衢初级中学、中山县四区区立第二中学、第四区区立中学等多个名称。南朗后门村的大夫第、榄边岗义学、亨美村程草祠、茶东村陈氏宗祠等地都曾作为它的校舍。
校舍频频搬迁的背后隐藏着当时办学条件的不足和学校经费的窘迫。面对如此困难,1948年2月,重操粉笔旧业的孙子静走进了第四区区立初级中学的大门,随他而来的还有 “五四”精神的“德先生”与“赛先生”。
孙子静来自香山县第四区沙边村(今属中山市火炬高科技产业开发区)一个华侨家庭。他见识广阔,经历丰富,广州、上海、徐州、南京、长沙皆有他的足迹。从上海沪江大学毕业后,他做过文职人员、公务员、教师、自由职业者以及南京光华通讯社编辑。
根据黎一乐著文记叙,1930年,孙子静回家乡出任沙边小学校长。不同于传统的教书先生,在鼓励学生饱览群书的同时,他还特别重视培养他们从小热爱劳动、锻炼体魄、独立思考和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他力排众议,大胆聘请孙康、孙晖如等进步人士任教,可谓思想开放。在他的领导下,这支思想开明、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师资力量使得沙边小学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成为模范县(国民政府直辖)内的模范小学,并上了中国当时唯一的画报——上海《良友》。
来到前身为云衢书院的第四区区立初级中学,孙子静治学严谨、办学有方、克勤克俭。在他与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逐步纳入常规。为改善学校伙食,他组织学生自力更生,在学校附近的屋前屋后开荒种菜,鼓励学生热爱劳动。
在新思潮的影响下,学校里逐渐汇聚了许多进步青年。1949年7月的暑假,一次“出走”轰动了整个中山县——教师刘传敏(地下团员)动员10多名毕业生前往其家乡阳春县去打游击。学校引起军警特务的注意,但孙子静处事不惊,在新学期来临之际,他做好师生及家长的思想工作,又与特务一番巧妙周旋,最终渡过难关。
然而,这位主张抗日的爱国人士,仅在四区中学做了四年的校长。1952年,孙子静因“反革命首要分子罪”被诬陷入狱,被判有期徙刑15年。直到1996年,孙子静终于得以平反,恢复了教师的名誉。
后记
在上世纪的动乱年代,一波又一波的运动打破了校园的宁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学校的课程完全被劳动所代替。"云衢中学"也一度改名为朝阳中学,直到1985年,消失了40年的"云衢"二字又重新回到了校门之上。在简社秋、梁观锐及谭志明等海外侨胞的鼎力支持下,经历了一百多年风雨的云衢中学重建于原址之上。后来,它又分别于1991年、1999年和2007年与南朗中学、横门中学和翠亨中学相继合并,迁新址于书院山前,成为今天我们所见的云衢中学。
来源:中山商报 2008-11-10 作者:廖薇、孙帝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