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岁月侵蚀不如人为破坏来得更严重
位于步行街小巷中的河口横街20号,原是泥水公会的“祖师楼”。这幢西式洋楼建于1924年,属我市A 级优秀近现代建筑。现在它却被木板、水泥分割成二十多个单元房,几十口人的吃喝拉撒都在此。二楼原本是最明亮的宴会大厅,现在除去各户单间,只余下一条黑漆漆的走廊。
一位在此居住了十多年的阿姨请我们进了她家的小板间。前几年她才刚刚花了一万多元对房子进行了装修,不过现在发现自家房子所靠的一边墙上已有裂痕。她担心地说:“听邻居说,这房子都被列为危房了。会不会被拆掉啊?”
令人担忧的不仅是 “祖师楼”,许多优秀近代建筑与其一样,被分割、改建后出租。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近代已大有区别,更何况是将一间屋子拆分给“七十二家房客”?与这种人为的破坏力量相比,那悠悠岁月的痕迹似乎显得轻描淡写了。
思考:我们能为老房子做点什么?
本报“桂山岐水”老建筑系列报道推出后,几乎每周都收到读者来电,有询问老建筑位置,想去瞧瞧的好奇者;也有推荐我们去看自家老房子,商量如何保护的焦急老人;还有提出新点子,希望能扭运老房子没落命运的热心人士。
守着水关街上祖传的小小竹筒屋,陈老板不愿把房子随便出租给别人,又不忍房子无人照顾。他只得在祖屋旁建房,请人来住,帮忙照顾老房子。上海石库门的老房子在新的特色旅游业中找到了生存空间,焕发出新的生命光芒。他羡慕地说:“我们能学上海就好了,可只有我一家这样做不行。”以他这一间小竹筒屋,无法招徕游客。若整条水关街的老房子都如此经营,知名度方够响亮。
而著名音乐人陈远老师,除了为乡土教材采写“中山楼影街迹”,还带着自己的乐力合唱团到黄氏大宗祠等近代建筑里去演唱。这不是行为艺术,而是用艺术的行为唤醒群众对建筑之美的欣赏。“建筑就是一种文化,对建筑美的欣赏如文化般是可以一代代传下来的。即使我们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出现过断层,现在能发现也是一种补救。”
呼吁:学会欣赏身边的美丽风景
让我们重新学会审视身边美好的事物。这种关注很重要,若不懂得建筑美的价值所在,谈何保护。如民生路上的公理堂,一座尖顶的哥特式教堂旧址,现在沿街一楼已成了铺面。五颜六色的墙壁、喧闹的音响、卖着现代的“潮流最IN 服装”。
市一中初中部的钟楼,大家都觉得其纪念意义非凡,爱护有加。但经过几次修缮,外墙许多纹饰不见了,通体只见现代笔直形条的长条瓷砖。这种细节遗憾还有许多。如工人文化宫在前几年翻新时,工作人员都希望能完全按照当年的样子恢复纹饰,可原设计图已不知去向,也没有清晰的图片可做模板,连请来的古建筑专家也叹气:就算有原图,在广东也不一定能找到会这手艺的工人。
来源:中山日报 2008-11-14 记者 陈慧、吴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