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教授林家有做客“中山大讲堂”,系统阐述孙中山的强国梦

首页 > 资讯 > 中山文化

中山大学教授林家有做客“中山大讲堂”,系统阐述孙中山的强国梦

孙中山强国理想部分主张摘要

    ◆ “以农为经,以商为纬,本来备具,巨细毕赅,是即强兵富国之先声,治国平天下之枢纽也。”(《农功》)◆ “一国之中,土地不论大小、人口不论多寡,其生产力强者国常富。”◆ “欲上纾国计,必先下裕民生。”◆ “夫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不足食胡以养民?不养民胡以立国?是在先;斧而后教,此农政之兴尤为今日之急务。”◆ “治本为先,救穷宜急。”◆ “长治久安之道,当以发展实业为先。”◆ “我中华之弱,由于民贫。余观列强致富之原,在于实业。”
   
    强国梦,近代中国人做了100多年,却未能圆梦的原因在哪里?孙中山的强国梦又是怎么样的呢?其对当今精神价值的影响在哪里?作为今年孙中山纪念周活动的 “压轴好戏”,11月17日上午,中山大学教授林家有做客 “中山大讲堂”,系统阐述了孙中山的强国梦。

对话专家:孙中山思想是一笔宝贵遗产

    孙中山精神:一心一意为国家、为人民的公仆精神;以人为本的精神;他能上能下,廉洁奉公;革命一辈子,没有给自己留下点什么,包括财产。

    记者:曾经有很多学者认为,当时孙中山的建国方略有点空想、幻想,有点不切实际?
    林家有:所谓空想的说法我不完全认同。因为当时他提出这样一种观点和思路,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提出这些设想之后,他还有了具体的实施计划。只不过当时他认为帝国主义会来投资,但他没有想到“你没有掌握政权,谁来给你投资啊”,人家的投资回报没有着落。我认为,如果他能够坚持掌权10年,就可能实现他的部分理想,所以不能说他完全是空想。

    记者:很多人都认为,孙中山太软弱了?
    林家有:对,孙中山那个时候确实太软弱了,但又是形势所迫,从大局出发不得已而为之。为什么那时他会有如此举措呢?我想主要是因为他受西方因素影响的缘故。在他的观念中,没有“枪杆子里出政权”这一概念,他走的完全是西方资产阶级革命那一套。所以当时他不得不屈服于掌握了 “枪杆子”的袁世凯。当时也只有袁世凯有能力逼迫清政府退位。当时的孙中山强硬不起来,因为自己没有武装,帝国主义又不支持他,当时民国临时政府建立起来以后,没有一个国家支持承认它。当时他曾周游欧美游说,但没有国家愿意支持他。当他回到上海时,有记者问他,你带回了多少钱,他只能遗憾地说,“我没有钱,我带回来的只有精神。”

    记者:孙中山的思想十分超前,有学者说,孙中山当时想的是100多年以后的事情,您认为呢?而在这种思想的形成上,又有哪些因素让孙中山有如此眼光?
    林家有:100多年以后的今天,我们所做的当时的帝国主义已经在做了,而孙中山当时就及时了解到了这一切,他也想到了中国今后肯定也会经历那些阶段。但是,他没有想到自己的身体健康因素。说到孙中山思想的形成,我认为主要还是来自欧美国家。这和他从小就去了夏威夷,他在檀香山读小学,在香港念中学,这一过程中他接触的都是西方的东西,而正是这些激发他要改变中国的决心。晚年的孙中山也回忆 “我的思想产生在香港”,而当时的香港正是西方思想的集聚地。只不过他在学习西方的同时,较好地把中国传统思想结合起来了。

    记者:从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孙中山是最早倡导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者之一,对此您如何看待?孙中山当时提出的社会主义观和现在的社会主义观又有什么不同呢?
    林家有:孙中山提倡的社会主义和现在的社会主义有很大的不同。当年孙中山在伦敦蒙难时曾深入研究了社会主义,收集了很多的资料,这是他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一个基础。现在看来,孙中山当时提出的社会主义更像是一个民主社会主义国家。孙中山不主张阶级斗争来夺取政权,他希望建立民主共和国之后,利用国家力量来发展国有企业,如发展大工厂、大铁路、大矿山……国家利用这些钱,为老百姓谋福利,解决他们的衣食住行问题,就是我们如今讲的住房、交通、医疗等问题,从这些看来,他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有点像欧洲当年流行的空想社会主义。

    记者:研究和学习孙中山,对我们有哪些现实意义?
    林家有:孙中山也是一个时代的人,他同样受到了时代的局限。所以,我们不可能像要求二十一世纪的人那样要求他这么一个生活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间的人。我们现在要学习他的是他的精神:一心一意为国家、为人民的公仆精神;以人为本的精神。他能上能下,廉洁奉公。孙中山革命一辈子,没有给自己留下点什么,包括财产。孙中山未能在他的生前实现强国梦,但他留下的思想、精神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

“求富”是孙中山毕生的追求

    孙中山革命三十余年,虽受到很多挫折,但“吾志所向,一往无前”,“这就是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推翻专制,创建共和”,“从此继进,实行革命党所抱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与夫革命方略所规定之种种建设宏模,乘时一跃而登中国于富强之域,跻斯民于安乐之天也。”
    林家有说,以上充分地表明孙中山强国梦的目标和步骤,它包含三层意思:第一:人民起来革命,推翻专制,建立共和国,这是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强国梦实现不了。孙中山认为,清政府实行的改革是不可能达到中国富强的目的,它不可能通过自身体制内的政治变革,实现强国。
    第二:建立共和政制(他不讲是民主政体)必须是按照他为革命党制定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及革命方略所规定的种种建设的“宏模”进行建设,即他强调的心性建设(精神文明)、物质建设(物质文明)和社会建设(政治文明),才能使中国“登上”“富强之域”。
    第三:国家的富强与人民的幸福安乐,是实现强国的目标。强国包含:民族独立、经济发达、教育先进、科学发达。国家只有富才能强,国家要富强是一种合力的结果,必须团结。为此,“求富”是孙中山终身的追求。所以,孙中山认为,(一)改革清政府的政治体制,实行民主共和政治体制,为强国建立制度、政策的保证;(二)只有政治好,才能经济好,但强国的关键在于经济,经济不发达,一切无从谈起;(三)确立“学问为立国的根本”,强调只有发展教育,中国才有复兴、强大的可能。

物质建设是国家富强的根本

    林家有说,孙中山曾强调:“我认为一个国家的伟大,不在于它的人民富有,而在于它人民幸福。”所谓幸福就是社会和谐,治安良好,没有战争,没有政治的烦扰,人民有自由、有民主、能享受到国家发达带来的好处。即“民有、民治、民享”。所以,孙中山强调:发展实业,从事物质建设是国家富强的根本。
    正由于这种想法,孙中山在让权袁世凯后,即投身于实业建设,担任铁路督办,拟在10年内,在中国修建20万里铁路。孙中山认为,“交通为实业之母,铁道又为交通之母。国家之贫富,可以铁道之多寡定之,地方之苦乐,可以铁道之远近计之”。孙中山将铁道的建设同中华民族的强弱,人民的苦乐联系起来。
    林家有说,这同我们民间流行的“要想致富,先要修路”是一个意思。但要搞实业建设,一要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二要资金,三要技术。这三样东西缺少一样都不行。维护安定,一要解决人们的生计问题,即衣食住行的问题。搞建设需要钱,中国一时拿不出钱怎么办?孙中山说,只好向外国借款、吸引外资华洋合股、外人包办各种方式在中国办企业。在维护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实行对外开放。这就是孙中山的“开放主义”。

只有富强中国才有未来

    强中国、复兴中华是一项世纪工程,有经济问题,有思想文化问题,也有认识上的问题。林家有说,孙中山为了复兴中华、实现他的强国梦,他有思想有理论有计划,但由于民国后政治形势的反复、帝国主义的侵略、军阀势力的混战,破坏了孙中山的建设国家的大环境,破坏了孙中山的强国梦。
    林家有说,一代理论家蒋梦麟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说过:这几十年来,我们最大的一个悲剧,是把三民主义经院化了。“三民主义真是救国救民的主义,但是既不可经院化,也不可标语化,更不可形式化,要从日常生活中使它民众化”。正因为缺乏蒋先生所说的让国人都理解孙中山,并将其思想民众化,因此国人虽崇敬孙中山,但对孙中山的思想和精神则理解不深不透,未能很好地继承和弘扬孙中山的思想精神的本质。
    林家有说:“我认为,应该重读孙中山,全面地理解孙中山的强国梦。我们千万不要误解孙中山只是一个风尘仆仆的革命家,其实他最中心的思想就是实现国家的富强,而富强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全国人民的民生问题。
    “中国必须富强,只有富强中国才有未来,否则你谈得再多什么民主、宪政的改革都没有意义。中国究竟是实行宪政再去发展经济实现富强,还是先富强,在富强的过程中实现宪政民主,孙中山是坚持第二种,我认为孙中山这样做有其道理。人民连饭都吃不饱,整天叫什么民主都没什么意义。中国人做了一百多年的强国梦,梦想没有实现,这是没有民主的结果,还是弱国造成,我认为是后者不是前者。”

听众互动:移民别国并不意味着不爱国

    听众:现在中国越来越富强,为什么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更改国籍现象,尤其是那些知名人士,如张铁林、巩俐等,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是这些人不爱国吗?
    林家有:如今这么一个开放的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当今世界,跨国交往非常频繁,移民别国并不能说明他们不爱国。再说,有机会出去看看、留学,其实也是件好事。
    对于这个人群,我们要顺其自然,不要过分关注或者指责他们。很多加入其他国籍的人同样对中国作出了贡献,这就足够了。

    听众:孙中山的强国梦在他所处的特定时代中,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林家有:中国要富强,这是孙中山毕生的目标和追求,他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思想理论基础和具体实施计划,只是受制于当时的条件。
    孙中山所追求的富强,我认为,是要使当时中国有力量同其他强国抗衡,赢得自己在国际上应有的地位。他多次强调要和当时的帝国主义有平等的地位。他认识到,中国如果自己不富强,就不可能有这样的地位。两者并不矛盾,他的强国梦指的是中国国内的建设,是为了获得在国际上应有的地位,而非去要别国为自己干什么,这是一个内外关系的问题。 

来源:中山日报 2008-11-18 记者:赵伟 禹媚



上一篇: 孙中山贴身卫士谭惠全之子讲述父亲的忠诚岁月
下一篇: 数十万群众参与了今年孙中山纪念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