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市委常委会强调,香山书房是中山“文化兴城”的特色品牌,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让香山书房成为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利用现有空间,重点依托农村古祠堂、古建筑、侨房改造建设香山书房,将其打造为传播现代文明的礼堂。如何让香山书房提质增效,与古建筑保护和活化利用结合起来,我市政协委员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出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就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出台运营承包机制,开通配套服务项目
市政协委员楼卫琴有着许多教育界内的头衔——广东省特级教师、中学历史正高级教师,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
走进她的“名师工作室”,随处可见各种历史学的理论著作。近年来,她带着工作室的成员们,到一些香山书房里开展历史理论著作的研读活动,还进行线上直播,与全国各地的学员们同步阅读和研讨。“每次研读活动,线下就有200多人,线上也有100多人,如果我们把每期活动安排在不同的香山书房,一定会为这些书房收获不少人气。”
楼卫琴经常参加市政协组织的关于香山书房建设的调研活动。今年中山“两会”期间,她提出了《关于创新香山书房运营模式助力“百千万工程”美丽圩镇建设的建议》,这份提案被确定立案。
楼卫琴注意到,我市对每间香山书房的投入所产生的辐射效应还有空间,多数书房周边的配套仍需提升,且香山书房的运营对政府较为依赖,自我生存的能力有待提高。“它们已具备美丽圩镇所需的外在场地与文化内核,只要政府创新运营管理模式,它们将会成为‘百千万工程’美丽圩镇建设的强大助力。”楼卫琴说。
楼卫琴建议出台香山书房运营承包机制,政府部门每年进行资金、活动、阅读质量等方面的抽检考核。同时,由市文广旅局联合市教育体育局、市妇联、市文联等部门建立香山书房阅读指导导师库,导师库可以通过政府鼓励在职在岗或已退休的教师组建,并就近配给每一个香山书房,提倡全公益参与。“还建议鼓励书房周边开设配套的课后服务、托管、艺术体育培训的项目。”楼卫琴说,类似的书房建设项目在其他城市已有成功先例,往往成为网红打卡点,真正实现以点带面的经济和文化效应。
激发老城活力促进中山文脉发展
关于古建筑保护和活化的话题,市政协委员、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张鉴来表示,这些年,他站在摄影的角度,到石岐老街进行田野式拍摄,在拍摄同时整理了石岐老城区的图片影像,特别在孙文西路拆改的时间节点上为老城区多留一些珍贵影像,未来可为政府和社会提供一些史料依据作为参考。
漫步在石岐街道的孙文西路、孙文中路、太平路、悦来路及周边地带,放眼看去是一幢幢别具特色的低层建筑。张鉴来介绍说,这些低层建筑的风格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式风格与岭南骑楼建筑的混合,是欧亚混合的“南洋”文化的重要表现。这些建筑物大部分建于清代至一九四九年前年间,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含量。然而,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石岐老城繁华气象减弱,特别是孙文中路、民族路商铺人流减少。“其中一些主要因素是老城区停车难、交通不便,配套设施不足,居民越来越少。”
香山书房与古建筑保护和活化利用结合让张鉴来十分振奋,认为这也为石岐街道香山古城保护活化提供了更多的方向和办法。如何推动“老石岐再青春”?他建议,在石岐街道老城区四周开辟几个大型停车场,取消路旁的早晚高峰停车管理,满足停车需求;开通孙文中路、太平路、悦来路双行,让道路活起来;政府物业降租让利,吸引商户重新进驻,吸纳人气。
“我还建议,改造旧新华书店及周边物业,建议改造成中山文艺博物馆,展示和收纳中山文艺界如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舞蹈等获中国重大奖项的作品,让游人通过观展了解整个中山的文艺历史与成果,使其成为展示中山文化形象的又一个窗口。”张鉴来期待,石岐街道老城区能早日实现成为“香山原点、总部高地”的目标。
来源:中山日报 2024-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