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羊城晚报
在历史的长河里,孙中山是大潮汛,张竞生是溅起又落下的小浪花。在清末民初的转型期,在千年未有的大变局,当时移势易,当风云际会,浪花与潮头相激相荡,遂演奏出一阕狂飙时代的协奏曲。
初识晚晴园
1908年3月,因带头整理学生伙食引发风潮而被黄埔陆军小学开除的张竞生,在学校副监督、同盟会会员赵声的引导和帮助下,与另一位同被开除的同学王鸾,云水迢迢来到新加坡投靠孙中山,决意作一个驱除鞑虏、创立民国的革命党人。
在广州准备启程前往新加坡的前一天晚上,班里举行了一次饯行的晚餐会。同班同学陈铭枢握着张竞生的手,嘱咐他代为转达对中山先生的景仰之情,并以好男儿志在四方、不成功便成仁的英雄气慨相期许。
这天,张竞生、王鸾两人一前一后来到新加坡中心区的大人路12号———东南亚革命活动的指挥中枢———晚晴园。在二楼宽敞的客厅里,孙中山接待了张竞生、王鸾二人。张竞生掏出赵声副监督的贴身书信呈给中山先生。孙中山阅过书信,听完张竞生的讲述,态度蔼然而又语意坚决地说道:“你们都想错了!我们革命党人正应为满清军人,用他们兵器攻倒他们!你们先前受了一面宣传,以为做满清军人,就是欺负汉族的,这是指那班无知识、无民族心的军人说的,例如曾、左、李,那班代满清打义和团的混账军人确实这样,但我现在所宣传的,是希望一班革命者去当满清的军人,然后乘机起义打倒清廷,恢复汉室。还是劝你们回内地做革命党吧。我在此时无法潜入内地,只好在国外活动,这不过是临时的办法,根本解决,当然在国内起革命,而不是在国外宣传就了事的。说到帮你们到外国去留学,养成深造的革命人物,我此时的财力,是无法济助的……”
张竞生千里去国,面谒先生,满以为从此以后即可追随中山先生于左右,或远适他国成就一番事业,没想到孙中山一席诚恳的大实话,给了他当头一棒,使他懵懵然从云端里一个筋斗摔了下来。二人愕然之余,如坠五里云雾,径直来找前几天刚刚认识的端蒙小学校长何先生,询问孙先生拒不相见的理由。原来,这几天报载,清廷派刺客到新加坡追杀孙中山,并要求新加坡总督驱逐孙中山出境,为安全计,孙中山只好深居简出,倍加警惕。何校长同情地说:“说不定孙先生以为你们是刺客嫌疑,所以不见你们吧。”张竞生有苦难言。在新加坡住了一个多月,同学资助的旅费已告罄。幸得何校长慷慨相助,才得以平安归国。
受命总统府
1911年12月25日上午9时三刻,一艘由香港开来的英国特凡哈号邮轮徐徐靠上黄浦江岸。在美国大将郝末里、广东都督胡汉民以及同盟会元老吴敬恒、马君武、张继等的陪同下,孙中山站到甲板上向如潮水一般的人群频频挥手,脱帽致敬。邮轮刚刚停稳,前来迎接孙中山的革命党人陈其美、黄兴、伍廷芳、汪精卫、张竞生等一拥而上,与孙中山热烈握手,紧紧拥抱。随即分乘汽车前往哈同花园。
这是张竞生第二次见到孙中山。新加坡一别四年,他由一名不谙世事的少年成长为一名胸怀匡时济世的青年革命党人。这几年,他经历和冲破了无爱的婚姻,在上海震旦学校和北京法文高等学校短期学习后,考上京师大学堂法文系。入学仅数月,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汪精卫谋炸清摄政王载沣未成被捕系狱事件,其豪气凌云的革命情怀也深深地感染了张竞生。所以,当汪精卫的未婚妻陈璧君因同是潮州人的缘故径自找到他,请他帮忙谋救汪精卫出狱时,虽然这要冒杀头的危险,他还是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一时半刻找不到一条万全之策,张竞生乃以亲戚的身份几次到狱中探望,使汪精卫大为感动。辛亥革命后,由于汪精卫专函向孙中山介绍,10月17日,张竞生被委任为南北议和团秘书,专任议和事,协助中华民国外交总长、议和总代表伍廷芳和参赞汪精卫等与清廷议和大臣袁世凯、议和使臣唐绍仪进行为时三个多月的谈判,以促成清廷速亡与共和早立。
1912年元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张竞生作为南方代表团专任议和的首席秘书,在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奉命向南京总统府上缴数千元经费,以备不时之需。那天,孙中山在总统府密室单独召见张竞生。张竞生向孙中山报告南北议和团自去年十月二十八日正面交锋后三次会谈、六次停战的曲折经历,以及双方的表现和问题的症结。
孙中山专注地听完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南方代表团的实权问题,以及和谈的策略掌握。据张竞生在《南北议和广东代表团之实权》一文中披露,孙中山面授机宜,颇使张竞生茅塞顿开。他向孙中山请示如何协助汪精卫开展工作。孙中山说:“精卫前以暗杀摄政王,名驰世界,出狱后,在天津组织京津保同盟会,仍为革命与袁世凯作斗争,故付以重任,使尽量发挥其革命意志,然其有时不免感情用事,望参赞团、秘书团协力助之。”
临别时,孙中山反复叮嘱张竞生要注意保守秘密,并及时向汪精卫汇报,同心协力尽快促成共和。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偕同宣统皇帝溥仪在乾清宫颁布退位诏书;2月15日,袁世凯以全票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1日,孙中山宣布解除自己的临时大总统职务。就在宣布解职的同一天,孙中山作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最后一项工作,就是亲自签署并补发了委任张竞生为南北议和秘书的《委任状》。
泪洒小木屋
张竞生因在协助伍廷芳、汪精卫参与南北议和谈判上出色的表现受到孙中山的器重和信任。1912年4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临时参议院行临时大总统解职礼后与旧部一一话别。孙中山关切地垂询张竞生,今后是要进入政府做官,还是要出洋留学读书?张竞生表示自己年纪尚轻,愿意负笈出洋,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期革故鼎新,报效国家。孙中山对张竞生“不以财帛为念,不以禄位动心”的鸿鹄之志十分赞赏。在孙中山的亲自安排下,1912年10月,张竞生由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稽勋局以官费生资格选派到法国留学。
1920年6月,张竞生回到了祖国。一年后,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又一年后,孙中山组织的北伐战争前锋直指江西。此时的直奉战争已迫在眉睫,再加上南方的孙中山和长江下游的皖系势力,一场全国性的军阀混战将一触即发。为避免再发生战事,解生民于倒悬,1922年6月3日,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暨北京大学教职员向全国发出专电,吁请孙中山与徐世昌同时下野。
这篇引起轩然大波的通电,就是由张竞生在北京大学的小红楼里草拟,以蔡元培等二百多人的名义发出的。据胡适1922年6月2日的日记记载:“席上诸人因往日党派关系多怕列名,我劝蔡先生拟稿即发出,即邀李石曾、张竞生等列名,以友谊劝他。蔡先生说今天本是石曾、竞生发起此议,他明日即发电去。”
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作为一个具有现代意识而又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在理智与情感的天平上,张竞生选择了前者。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当年蔡元培、李石曾、张竞生的联名通电,不过是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一厢情愿的书生之见。
两年后的一个晚上,孙中山在广州大元帅府请张继、吴稚晖、张竞生一起便餐。无意中,大家谈到了两年前的事件,除了吴稚晖,他们三人都是当事人,张竞生还是始作俑者。张竞生沉痛地检讨说:“这实在是思想错误所干下的蠢事,也是先生行易知难理论的又一个例子啊。”孙中山豁达地把手一挥说道:“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要紧的是负起责任,面向未来。危难非所顾,威力非所思……吾当终其身为民国尽力,无间于在位在野。”
张竞生没有想到,这是他最后一次见到孙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