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正堂堂——一位海外华人的中华民族文化情结

首页 > 馆务公开 > 媒体关注

正正堂堂——一位海外华人的中华民族文化情结


    摘自:中山商报  时间:2005-12-21 


    讲述人:程锡铭 
  身份:哥斯达黎加华人 
  年龄:64岁 
  讲述时间:2005年 
  12月19日上午 
  讲述地点:益华百货 
  办公室 
  记录人:黄祖悦


    ■人物印象 
    热爱艺术忠于生活 

  
    访问程先生,眼前侃侃而谈的,不是想像中的手拄文明棍、西装革履、墨镜盖住眼睛的归国华侨的形象,而是身着牛仔装、头戴帽子的艺术家。帽沿稍稍挡住了眼前的光线,却挡不住他炯炯有神的目光。他爽快、健谈。畅谈艺术经历和对生活的感受,他的热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程先生首先是个热情的艺术家。他热爱文学,在文学领域躬耕不懈,出版了不少的剧本和散文集。他的创作处处关注群众的呼声,反映广大群众的生活。他又潜心研究书法,在书法艺术中独树一帜,被誉为“苦苦追求开其胸襟、壮其魂魄、述其心志、寄其情怀的书艺真谛的勤奋耕耘者”。 
  程先生对艺术的热爱达到痴迷的程度。谈到《正正堂堂》这首歌,程老依然满怀激情。他说,当听到这首歌,激动得不能入睡,半夜还“索性爬起床来,一口气写了近十幅书法作品……”正是这首歌,引出了他的一个书法作品展览。在艺术界产生了很大反响,《正正堂堂》,不仅成为他书法创作的源泉,也成为他作品展览的主题歌。 
  对艺术的热爱来源于他对生活的热爱。在旅居哥斯达黎加的日子里,他和其他华人一起,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在哥国和众侨领一起争取到了“中国文化日”,并争取将其写进了哥国的《宪法》。他还身体力行地传承中国文化,邀请了两位中山书画家到哥国办个展;并教孙子学唐诗、唱中国歌曲,学习中国文化。谈到北京的书画展,程先生高兴地拿出他的作品和照片,耐心地为我们详细介绍。照片上,他亲自唱主题歌,一家三代一起参加展览仪式,每一张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艺术,是离不开生活的。程先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以真情躬耕。使我们感受到:热忱,执着,这是生活和艺术的真谛!  
    

    一首好歌引出一场书法展 

  
    2005年7月中旬的一个深夜,躺在床上,我辗转反侧,毫无睡意。用力闭上眼睛,也无法驱散那萦绕在耳边激动人心的旋律: 
  晚上有月亮,白天有太阳,身边有影子,做人正堂堂。 
  这是由中山市文广新局局长郑集思创作的《正正堂堂》,我被这首歌震撼了!反复的聆听反复地咏唱,我似乎听了一堂精彩的“正气”教育讲座。跑到居家楼下,复印了好多份,先给湖北省《文艺指导》编辑部主编朱林飞先生寄去两份,并写上自己的感受和推荐的书信,希望他当月挤版,把《正正堂堂》介绍给全国的读者和朋友。接着,又以哥斯达黎加华人作家协会会长的身份,写了一封信给中国侨联副主席李祖沛和国务院侨办海外司司长熊昌良,希望他们能把《正正堂堂》转给温总理,向全国先进性教育的群体,推荐一首好歌,唱响时代的主旋律…… 
  我从自己的人生体会到,人有正气,人生不拐弯。睁着难以入睡的眼睛,耳边似乎听到炎黄大地唱响了这首歌! 
  “船头不怕风,船尾不怕浪。”“站起是根柱,躺下是条梁。”是啊,做人要堂堂正正,正正堂堂,就会“问心心无愧,走路路宽广”。这不正是我们国家和人民正在倡导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主旋律吗?假如人人都能这样自律,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必将强大!我们的凯歌将奏响八方…… 
  越想越兴奋,我已无法入睡,半夜里,索性爬起来,用郑集思的歌词,满腔激情地一口气写下近十幅书法作品。天刚亮,我便拨通了装裱师的电话,让他们马上替我把那批书法作品装裱并藏镜。几天后,我把装裱好的《正正堂堂》书法作品送到几位文化界的朋友手上…… 
  心中的震撼依然难以平息,好听的歌词一直勾着我的灵魂,我忽然想到了一个推荐这首歌的更好的方法。我试着把应邀赴北京宋庆龄故居举办的个人书法作品展改成《正正堂堂》主题书法作品展,谁料邀请方竟同意了,于是,一首好歌,便引来一个书法作品展,歌曲《正正堂堂》成为开幕典礼的序曲!中国文学巨匠之子,原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在开幕致词时,全文朗诵了《正正堂堂》书法作品…… 


   “中国文化日”写进哥国宪法 

  
    不走出国门,不知道什么叫爱国。哥斯达黎加是个小国,虽然也是个发展中国家,可是,他们的本土人根本不知道中国有多大,他们的排外思想也不时表现出来,因此,旅居海外的华人的心都向着祖国。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在韩国举行,中国队首场对着哥斯达黎加队。虽然我们知道,如果哥国取胜,他们将大举庆贺,一定会给我们的生意带来兴隆,因为在哥国,除了极少农产品,绝大多数生活用品要靠进口,这正是我们那些离乡背井的华人看好的市场。可是,哥国华人却一致渴望中国队胜利,大家都说,“只要中国胜利,我们宁可关门三天!”因为,中国队的胜利,就是我们华人的脸面! 
  由于大陆至今没同哥国政府建交,因此,华人的一切活动都要通过自发组织的侨团进行。因此,我们渴望祖国统一,我们在陈水扁上台“访问”哥国时,聚集在机场发动反“台独”万人签名。1999年祖国50周年国庆,那是一个让人欢欣鼓舞的日子。我们争取到在台湾“领事馆”附近的酒店悬挂国旗的权利,50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的33米金龙第一次被搬到了哥国的大街上!活动结束时,嘿,奇怪的事情发生了:50面国旗,只剩下48面!我们急忙去调查,原来,是被酒店的两个服务员收藏起来,他们竖起大拇指称赞:中国国旗,漂亮!后来,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国文化,也为了提高华人在哥国的地位,我们动员哥国的一个议员(他的祖辈也是中国人)向议会提交“中国文化节”议案,经过几次讨论,终于在2003年将每年的十月第一周星期一定为“中国文化日”,并写进了哥国的宪法。这是在没有建交的国家中争取到的第一个中国文化日! 
  每年的中国文化日,我们都会组织各个社团利用中哥工商会举办的中国产品春节展销会,策划出各种中国文化活动,如醒狮、舞中国龙、玩彩车、唱粤曲、中国书画展等。把中国的“太空人”杨利伟和美国“太空人”张孚林(也是华人)塑像放在彩车里,让哥斯达黎加人认识我们中国人。中国的金龙,引起哥国的兴趣,他们搬来本土的西班牙土风舞等民族风情舞蹈和中国龙竞赛,结果中国龙以威武的气势压倒了他们,荣获2003年圣荷西嘉年华会冠军。那一次,我准备了五幅书法作品作奖品,没想到,这引起了外国朋友的注意,他们排着长队索要书法作品,我说没有纸写了,他们就自己排着长队买来纸请我现场书法表演。我便将他们的名字音译成中文,写给他们,如“亚华罗”,“华多里娅”等。这个活动惊动了哥国总统,他没时间亲自来,就派一个办公厅秘书长来出席,我给他送了一幅《爱》的书法。那天,现场共写出130多幅书法作品。 
  在弘扬中国文化的同时,我们也有利用中国文化赚钱的时候。我们开的酒楼是哥国朋友喜欢的地方,可是,大概因为一切物资靠进口的缘故,哥国人养成了计划生活的习惯。他们买东西,都只买当天的,每天抽5支烟,就只买5支,绝不多买;他们喝酒,一小口一小口地,一个晚上最多喝两瓶啤酒。我们就给他们讲中国的酒文化,讲中国人的豪爽。告诉他们喝啤酒要一杯一杯地喝,给他们示范。他们接受了中国文化,一次至少喝上八瓶、十瓶。 


    携孙儿回国学习汉语 

   
    为了介入哥国的主流社会,我不得不学习当地语言西班牙语。西班牙语,几乎占了西半球国家用语的大半。那时,我已55岁,却走进他们的学校专门学习八个月,基本学会了日常用语。在公共汽车上,我发现有趣的公益广告:大声喧哗的是鸟;不给女士让座的是猫。学会了西班牙语,我就可以给他们的报刊投稿了。除了给华人报社写稿,还常常给他们的报社投稿。 
  哥国是个风景秀丽的国家,海岸线长,处于火山频繁活动区,地热资源丰富。是个旅游胜地。侨居哥国期间,我们华人的作家协会没有停止活动,每遇到一些喜庆的日子,比如港澳回归纪念日、神舟五号升空、申奥成功、中国文化日等,哥国的华人就要举行庆祝活动。我们在哥国的作家协会的会员也会聚集一起,边看新闻边写诗,如要求以“神舟五号”为题,每人几首,完不成任务的就罚请吃饭、请喝酒,或者每差一篇请吃饭一次。通过这些有趣的活动,促进文学创作,也促进华人之间的交流。在那里,我一共写出了《跳动的心》等三本散文集。 
  我们不能忘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渊源深厚。使用汉语的人占世界四分之一。我们要教育后代世世代代学习和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才无愧于华人后裔。我从1998年就教三个孙子背唐诗。他们背得津津有味。为了便于记忆,我还把唐诗编成故事,讲给他们听,这个效果最初似乎不错,他们背得很熟练,可是,当我回国一段时间,他们几乎忘得一干二净了。 
  我还教他们识字。我在中山少年宫买回识字卡,每张卡一个字。我有时用中文,有时用西班牙语念,让他们对照找卡。如我念“马”,就让他们把画有马的卡片找出来。后来发现,因为受他们母亲的影响,最终还是效果不好。我通过中国侨办找到了海外华人课本,想创办华人学校,让海外的华人孩子能学习中国文化。可是,由于受环境影响,最终未能如愿。于是,今年年初,我只好携孙儿归来,让他们全面地学习中国文化。他们学得不错,都是双百分。我想领个头,盼更多的外籍华裔回祖国学习中国文化。 
  “堂堂正正,正正堂堂”,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孙,走到哪里都需要发扬民族的光荣传统,像歌中所唱的一样,堂堂正正地做人。现在,我们一家人每天都唱《正正堂堂》,在歌声中振奋精神;我带孙子们看长城,告诉他们,这就是中国龙,中国的长城。我希望孙儿们既学会汉语,又懂西班牙语,长大后就能走向世界! 



上一篇: 全市文明创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召开
下一篇: 《中山文化纪事》首发式将于12月25日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