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中山日报
人需要精神,而我们的城市也同样需要精神。博爱、创新、包容、和谐,这八个字集中反映了中山人共同的追求,形成了中山特有的城市精神。这是中山历史文化的凝聚,是现代文明的体现。
中山人的博爱精神在持续18届的慈善万人行活动中得到了集中体现,18年累计募集善款3亿元;中山的临床用血全部来自市民无偿献血。今天,中山正在建设既适宜居住又适宜创业的和谐社会,破解一道世界难题,将创造一道令世人称羡的人文景观。
1月14日,主题为“博爱精神大家谈”的第十一期城市论坛举行,嘉宾们就博爱精神以及自己随处可见的爱心行为,畅谈感受和提出完善的意见和建议。论坛承办单位中山市2006年慈善万人行总指挥部的代表们在现场和嘉宾们面对面,现场气氛热烈、高潮迭起。
承办单位:
中山市2006年慈善万人行总指挥部承办单位代表:
中山市2006年慈善万人行常务副总指挥、市红十字会副会长、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局长 郑集思
中山市2006年慈善万人行常务副总指挥、市精神文明办主任 陈旭
中山市2006年慈善万人行常务副总指挥、市红十字会青少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市教育局副局长 周信
中山市2006年慈善万人行常务副总指挥、市红十字会副会长 吴彬
1988年,中山慈善万人行首创了我市弘扬博爱、募集资金发展以帮助困难群众为目的的红十字慈善事业。这一创举源动于中山人精诚团结和博爱、创新、包容、和谐的精神。18年来,市红十字会按照慈善万人行捐赠者的意愿,援助市内外赈灾28次,投入赈灾6683万元,在无自然灾害的时候,市镇红十字会投入9820多万元救助金,使无数处于困难境遇的人们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仅仅是2005年内,市镇红十字投入使用万人行捐款1000多万元,帮助11100多户困难家庭。在红十字人道援助工作中,吸引了富有爱心的10800名会员,6000名红十字义工的直接参与。
博爱,中山的一张城市名片
主持人:郑局长,有人说,博爱排在新时期中山人精神的最前面,是因为孙中山故乡的缘故?请问,博爱在我们中山有什么深厚的文化渊源呢?
郑集思:在评选新时期中山人精神时,市民对博爱反映最为强烈,这种城市的追求,博爱最能体现中山人精神,也最能区别于其他城市。因为博爱,孙中山在给他的友人题字写条幅时,最多的就是博爱。博爱就是仁,有救国之仁,救世之仁,还有救人之仁,从中就显示出了一种博爱精神。19年来,中山慈善万人行能够一直坚持举办,就是体现了这种博爱精神,博爱精神已经是中山城市的一张名片。
现场嘉宾欧白石:1988年,当时我在市文化局主要负责文化市场管理和群众文化发展。当时,市政府要求在春节期间搞一些有活力的文化活动,我们策划的一个活动就是慈善万人行活动:献爱心,关注弱势群体。第一届慈善万人行是在岐江桥头举行,虽然当时收入水平不算高,但很多家庭都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带着孙子去捐款;花市里的花商挂出义卖的旗帜,那些踩三轮车的工友非常热心,每一个都自觉地买了一片旗帜插在车头,成为街头一道风景线。群众的热心和积极参与最让人感动,当时缺少人手,当电台将信息播出以后,很多市民前来应征当义工。
周信:作为一名普通市民,我可以用三句话来理解博爱精神,那就是大爱无边、深爱无形、与爱同行。博爱不是一种小爱,不是一种私爱,她是指一个人对人、对社会、对自然的关心、友爱。慈善万人行,大家都积极地捐款,但这些捐款不是捐给某一位,没有具体的对象,但观众要关注的是弱势群体,他没有具体的对象,只是有指向。爱心是人类所特有的情感,只要有人类的存在,博爱就永远存在。
吴彬:我从事红十字工作已经有20年,在中山从事红十字工作也有14年,14年来,在这个有着博爱精神、浓浓的文化氛围的事业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博爱”就是中山城市的品格特征,也是中山人精神的特征。在每一届慈善万人行中,全市人民、党政领导、社会各界,甚至包括了残疾人士和领低保金的困难群体,他们都直接参加到万人行活动中,范围之广、影响之远,在中山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慈善万人行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和平台,通过这样一个全民参与的活动,我们红十字会在这19年的慈善万人行中,总共接受捐赠4亿多元。2000年以后,红十字会种子就在我市遍地开花,24个镇区,现在村、社区一级都有了红十字小组,博爱精神更加深入到中山每一个人心里。
博爱,提升全民素质
主持:刚才吴会长说到,我们的救助资金是从社会筹集而来的,同时有一大批义工,在现场,我知道有一位老人,刚刚被《老年日报》评为2005第二届中国十大老年新闻人物,他就是我们百岁义工,领着子孙三代一起做义工的胡汉伟。
现场嘉宾胡汉伟:我今年100岁了,我一直参加慈善万人行,从1988年开始到现在一直没有停止过,今后有机会还要继续。为什么我要参加呢?因为慈善万人行发扬人道主义,博爱精神,扶危济困,很有意义。
吴彬:一个城市能够让每一个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感到温馨,让他眷恋不舍,让他愿意在这个城市里扎根立业,安居乐业,正是这个城市的精神,博爱精神,有爱的城市是最有魅力的城市,最有活力的城市。
陈旭:2004年,在中山,我们开展了讨论,这场讨论就是新时期中山精神大讨论,我们在3月份向社会发布了消息之后,市民的积极参与是我们预想不到的,3个月之内,我们收到了几百封来信和不少手机短信,博爱在所有信息中居首位,最多的人提出,中山精神最多的就是博爱。这说明了博爱确实成为了我们中山人的一种精神元素。博爱在孙中山先生的倡导之下,经过中山人的努力,它已经是留在中山人血液里面的因子。
现场嘉宾黄国乐:红十字活动和中山的博爱精神紧密相连,当时考虑成立红十字会做些什么时,我们就想到了教育学生就是一个爱字当头,所谓有教无类。就是说,我们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应该是满怀爱心的。
校红十字会刚刚成立那阵子,经过一周的思考,我们制定出了红十字工作的宗旨:人道、博爱、慈善、公益。以后,在每一年的慈善万人行中,都有我们侨中红十字队的身影,还去过香港。义务做红十字的事业参与到全市的慈善万人行中还有一层深意,就是广泛号召,延伸和推广爱心。
在新时期,博爱赋予了一种新的含义:在推广博爱精神的同时,把这种精神作为中山这个城市的一个象征,中山人精神的一个特征。在搞红十字会工作时,谨记这些,工作就有一个立足点,落到实处,就可以为中山慈善万人行做更多的事情。
现场嘉宾刘宏艳:参加论坛非常有感受,我来自石岐职业中学,参加中山慈善万人行已经14年,从学校1994年成立红十字会那一天起,我就是红十字会的一名辅导员。在学校,红十字会已经成为同学最向往的一个组织。它对青少年的那种思想、行为的教育和美好行为的养成,特别重要。在青少年的德育工作中,如果想探求新的途径,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我在和学生走访无数家庭、义卖,以及接听热线电话的过程中,遇到过许多非常感人的东西。同学们也自我教育,所以现在在义工组织中,我们学校是师生一起来做义工。在此,也要深深地感谢红十字事业,因为学校里很多学生都得到了慈善万人行的捐款的爱心助学的帮助,帮助了很多学生完成了学业。我将领着我的学生一如既往的参与到红十字事业中去。
现场嘉宾高霞:作为一个母亲,同时也是一个普通的社会成员,我认为,爱是一种力量,一种社会的力量。我们除了有一种激情,更应该用一种理性的心态对待博爱。之所以说她是一种力量,一是从社会这个角度来说,按照有关报纸所说中国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风险社会,贫富差距在增大,弱势群体不断增加,还有诸如禽流感等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整个社会正处在一种需要增加和谐度的这个阶段。这个阶段更需要一种爱,因为爱是一种无形的润滑剂,如果大家都有这种爱的话,就会有一种宽容,谅解,同时还可以通过红十字这种互助来帮助大家,用社会的力量来弥补政府力量的不足。
我的第二个观点就是,爱同时也是需要组织的。平时我比较关注报纸,经常会看到诸如读书难、就业难等社会问题。就政府而言,主要是体现为一种责任,对百姓负责,需要通过发展社会这种保障事业,通过各种制度的健全和完善,能够成为社会的这种爱的主导。我觉得除了慈善万人行这种形式,可以更多的创新,类似这样的论坛应该多搞。让政府和群众直接面对面,让群众更多地了解政府的一种意图,也让政府能够更多地倾听群众的呼声。
如何赋予万人行新的内涵
郑集思:组织慈善万人行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赋予它新的内涵?把万人行作为中山人精神的品牌这就是前两年我们从精神上升华出来的。万人行不仅仅是走一下而已,更要从精神上体现出来。再说到形式创新问题,我们也在思考,如何能让大家觉得有荣誉感,红十字会也在商讨对一些有突出贡献的,比如当义工多少年,捐款有多少的人,我们给他们颁发一个勋章,初步拟订分几级,比如说金星奖、银星奖、铜星奖,还刻有“博爱”两个字。也有同志提议,我们是不是做一条万人行大道,就是说万人行后,让大家看得见,摸得着,成为一种纪念,我们是不是应该找一些对万人行有突出贡献的人,每个人留下一个脚印,成为一条纪念大道。另外,我们万人行应该怎么行,除了民间艺术表演外,我们还有什么形式?我们想通过传媒向社会表达,希望向广大市民征集一个如何把万人行搞得更红火、更兴旺、更丰富多彩的这样一个形式。所以我们作为万人行的一个组织者,希望得到广大市民的支持,得到你们的宝贵意见。
现场嘉宾梁月英:我从湖北来的,我们曾经把中山慈善万人行克隆到我们老家去,但是我发现困难重重,所以我反思中山为什么搞得那么好?在经过了18年多后,万人行在中山还是那么红火。这种博爱文化在中山已经显得很重要,博爱精神已经在中山每一个人心中留下了烙印,博爱成为中山这个城市的品牌,这个层次是别人难以模仿的。
现场嘉宾金永杰:
现在我国社会经济正在转型期,博爱精神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动力,那么博爱用什么形式来面对社会转型,与市场经济社会融合?用什么方式来创新慈善万人行活动?博爱精神应该还有其他创新方式吧?
郑集思:关于对慈善万人行的创新的方式,我很同意吴彬同志的观点。我们传承的精神是爱心。我们在寻思创新的时候,我们不能把慈善万人行变成一种商业活动,而且我们还要考虑到万人行的品位、影响和作用。有人给我们提出,是不是要把万人行搞成狂欢节?我们一直在强调,我们举行万人行,是要传达爱的精神。它既然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就是文化现象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我们就要必须爱护它,弘扬它。我们在创新的同时绝对不能把它变成商业活动,商业活动也不可能代替这个形式。
共同关爱有需要的人
吴彬:博爱欢乐传万家,这种欢乐源自内心,是对社会的安全感、满足感和幸福感。因为有爱就有幸福,只要社会充满了爱,我们就有发自内心的快乐,而不是一种感性的狂欢,而是发自内心的、理性的快乐。刚才说到怎么和市场经济融合,事实上我们有很多企业,他们有一种回报社会的理念,当自己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帮助别人,回馈给社会,实现其社会价值。这也就是一种幸福感,我很欣赏这些企业的精神。
现场嘉宾谢东霖:我想说的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在施与受的时候,受的人有没有想到过回馈给社会。我觉得,大家都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如果一个人没有感恩的心的话,博爱就等于零,因为人是有情感的,所以受过别人帮助的,是不是应该为博爱事业作出点贡献,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现场嘉宾罗富强:我刚才听到大家的发言,听到很多理论性的,我是一个农民,对理论性的东西懂得不多。每一年的慈善万人行,我们都积极参与,我们农民都非常受感动。我觉得,博爱精神弘扬了孙中山提出的精神,救助了很多困难的家庭和濒危的家庭。我们农民义工得到启发,就是博爱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我们应该以最实际的行动去弘扬。我觉得博爱有两种表达形式:一种是物质的爱;一种是精神的爱。物质的爱就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以我们的钱和我们的物去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帮助他们改善生活。第二就是精神上的爱。一些困难家庭遇到疾病,遇到车祸这些特殊困难,我们如果物质上帮助不了的话,我们就用精神鼓励他们。我们也会发动企业老板捐助。我们还发动义工用博爱精神到困难家庭坐一下,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困难,与困难、疾病作斗争,奋发向上,走出困境。
现场嘉宾黄玉梅:我在这里很感谢市红十字会,感谢政府,在我家很困难的时候,政府和红十字会帮助我们,帮助我们这些困难的人,让我们在最困难的时候得到帮助。感谢!!
郑集思(总结):
我们中山人对于弘扬博爱精神已深入到骨髓里面,就像陈旭主任说的,博爱精神已成为一种精神密码,我们应该把这个精神密码遗传下去。我们已经走过了18个年头,我们即将走入第19个年头,我们还要继续走下去。总之一句话,让我们与爱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