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中山日报 2006年4月27日
编者按:今年4月27日,是黄花岗起义95周年的日子。孙中山先生生前曾多次对此次起义给予高度评价。作为本年度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活动的重要内容,我报特于黄花岗起义95周年之际,刊登以下两篇文章,以纪念英雄,缅怀烈士。
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孙中山语)的广州起义。由于起义当天为阴历三月二十九日,故名“三·二九起义”。因起义烈士埋葬在黄花岗,又称“黄花岗起义”。
1910年11月13日,孙中山在槟榔屿召开会议,决定在广州发难。会后,孙中山到美洲展开筹款工作,黄兴回香港主持军事。
1911年1月底,起义统筹部在香港跑马地成立,黄兴、赵声分任正、副部长。同时,又在广州设立了38处秘密机关,并组织由800人组成的“选锋”(敢死队),成员包括南洋华侨革命青年以及从闽、苏、皖、川、桂、粤各省抽调的革命党人,总指挥部设在越华街小东营5号,由赵声、黄兴分任正、副总指挥。
4月8日,统筹部召集会议,决定13日起义,分兵十路攻城。不料开会当天发生同盟会员温生才枪杀广州将军孚琦事件,省城戒严,起义被迫改期。
4月23日,黄兴由香港到广州主持大局,但因走漏风声导致两广总督张鸣岐严加戒备,起义被迫再次改期,由赵声率先锋300余人离省赴港暂避以保存实力。
4月25日,清吏再调二营回广州,有人主张再延期。黄兴接受林文、喻培伦的建议,认为消息既已泄露,若再推迟起义时间,会更为被动,于是决定27日起义。因起义人数锐减,原定十路临时改为四路进攻。由黄兴、姚雨平、陈炯明、胡毅生各领一路,分别进攻督署、小北门、督练公所(今中山纪念堂所在地)、大南门。后陈、胡均未发动,姚雨平因领不到枪械无法发动,只有黄兴一路孤军作战。
4月27日(阴历三月二十九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先锋队员约130人,臂缠白巾,从小东营直奔督署,杀死管带金振邦,冲入内堂。张鸣岐闻变,潜入厚祥街逃到水师行台。黄兴等放火焚烧督署后退出,在东辕门外与李准卫队相遇,互有伤亡。黄兴分三路突围,攻袭督练公所等处,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终因孤军作战,伤亡甚重,坚持一昼夜而失败。黄兴、朱执信等负伤后化装逃脱,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86人死难。革命党人潘达微发动广仁善堂等出面,将收殓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东郊红花岗。后来,潘达微又将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
孙中山高度评价义军的“勇敢英烈”为世界各国所“未曾有”,这次起义“影响世界各国实非常之大,而我海内外之同胞,无不以此而大生奋感”。在《建国方略》中,他写道:“是役也,集各省革命党之精英,与彼虏为最后之一搏。事虽不成,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轰轰烈烈之概已震动全球,而国内革命之时势实以之造成矣。”
1921年12月,孙中山在《序》中,阐述了黄花岗起义与武昌起义的关系。1924年5月2日,孙中山应邀出席岭南大学举行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纪念大会,他在演说中称赞“这种替众人来服务的新道德,就是世界上道德的新潮流”,号召人们向烈士学习,“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为世界来服务”。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一九二一年十二月)
孙中山
满清末造,革命党人历艰难险巇,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踬踣者屡,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黄花岗上一抔土,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延至七年,始有墓碣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编纂;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如史载田横事,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已!
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环顾国内,贼氛方炽,杌(臬兀)之象,视清季有加;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则予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倘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助予完成此重大之责任,实现吾人理想之真正中华民国,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可传世而不朽;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嘅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勗。
——《孙中山全集》第6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50—51页
(本版文字由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