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永华谈孙中山科教兴国思想及实践

首页 > 馆务公开 > 媒体关注

盛永华谈孙中山科教兴国思想及实践


    来源于:中山日报 2006年11月14日


    原中国文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孙中山故居纪念馆高级顾问盛永华认为,孙中山的科教兴国思想十分丰富,科教实践也很多样,在“科教兴国”列为国策的今天,深入研究孙中山的科教思想及其实践,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盛永华指出,孙中山青少年时期受到较为系统的近代科学教育,深切感受到科学、技术、教育的重要,在实践中产生了科教兴国的思想。其中,最早表达孙中山政治见解的《致郑藻如书》,较集中地表达了他早期的科教兴国思想。1894年,孙中山与同乡好友陆皓东赴津投书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较系统地表达他们振兴中华的设想,其中就有提倡学习西方近代农业技术的内容。
  由于李鸿章既没有接见孙中山,也没有采纳他上书的意见,其提倡科教、实施改良的救国之梦破灭。投身“战争事业”后,孙中山没有放弃其科教兴国的理想。盛永华指出,其科教兴国思想,在他的革命纲领中有明确的体现,如《香港兴中会章程》提出拟“设报馆以开风气,立学校以育人材,兴大利以厚民生,除积弊以培国脉”等;在《拟创立农学会书》中,其提倡近代教育和科学技术,特别是改良农业使逐渐实现农业近代化的思想亦可见一斑。
  据盛永华介绍,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曾尝试一系列科教兴国实践。1912年1月19日,孙中山颁布了第一个改革封建教育制度的法令——《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并发布《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准》;当年3月又发布《民国教育部官职令》。这3个在孙中山直接领导下颁布的文件,以法令、法规的形式分别对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教育学制、课程、官职、教学及管理人员、管理机构等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建立了新型学制,开设科学课程,使中国教育开始走上近代化的道路。
  盛永华认为,发展实业是孙中山科教兴国的重要实践之一。根据中国的国情,孙中山认为建设现代化的国家,首先要发展现代交通,尤以铁路建设为最重要。盛永华还特别提到了孙中山所写的《实业计划》。针对当时积贫积弱的落后中国的实际情况,孙中山提出实行开放政策,引进外资和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先进的机器和熟练技术的工人等等,这些政策措施即使在今天看来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上一篇: 民族魂·中山情——学者访谈(二)
下一篇: 走访松本楼--孙中山与日本友人梅屋庄吉友谊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