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中山日报 2007年3月11日作者:高小兵(中山市档案局副局长)
今年的3月12日,是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逝世82周年纪念日,同时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28个植树节。植树节与孙中山先生的逝世纪念日在同一天,这仅仅是巧合,还是另有来由?
世界上最早的植树节
绿色森林是人类保持生命活力的重要保障。为激发人们对绿色的珍爱,唤起造林爱林的热情,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一些国家通过立法的方式设立“植树节”。据联合国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设立了植树节,而近代最早设立植树节的是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以前树木稀少,土地干旱,风沙肆虐。为改善该州恶劣的自然环境,莫顿先生在1872年4月10日倡议全民植树100万棵,其后,每年这一天该州都全民动员义务植树,十几年间,该州1000公里的荒山野岭变成了绿色森林。1885年,内布拉斯加州议会为表彰莫顿先生的善举,决定以他的生日4月22日作为当地的植树节,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植树节。1932年,该州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枚植树节邮票,画面是两个儿童在种树。
孙中山倡议设“植树节”
在我国,据说早在西周时期,就有“没有种过树的人,死了不能用棺材”的规定。而为“植树”设一个节日,始于民国时期。早在1893年,孙中山先生在自己起草的《上李鸿章书》中提出,中国要富强,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十分重视林业建设的孙中山先生,在任临时大总统的国民政府成立不久的1912年5月,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1914年11月,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在孙中山的倡议下,由农商部总长周自齐提出,以每年的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各级政府、机关、学校等均组织举行植树节典礼并进行种树活动。同年7月21日,国民政府正式批准此提案,明确规定将每年的清明节定为“植树节”。1924年,他在广州演讲《三民主义》时反复强调:“我们研究到防止水灾和旱灾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林植树,要造全国大规模的森林。”此后,在他的许多著作和讲演中,反复强调毁林的危害性和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28年4月7日,国民政府发文通令全国“嗣后旧历清明植树节应改为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1929年2月9日农矿部以部令公布《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各省植树暂行条例》16条。1930年2月,行政院农矿部长易培基遵照孙中山先生遗训,积极提倡造林,向国民政府提出了植树式与造林运动的具体方案,得到批准,规定每年3月9日~15日一周时间为“造林运动宣传周”,其中在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当天举行植树式。由于3月的北方仍然寒冷,还不适于新种树木,除植树式仍必须于3月12日举行外,北方地区的造林宣传运动周可延迟至清明节进行。国民政府颁发的《植树节举行造林运动办法》第三条规定:各地举行造林运动植树竞赛的日期是:北部各省四月四日至四月六日,中部各省三月四日至三月十日,南部各省二月二十日至二月二十六日(摘自中山市档案馆民国档案第6号目录第62卷)。
中山民国时期“植树节”档案
据粗略统计,中山市档案馆所藏民国时期中山县政府档案中,涉及植树节的档案超过90件,成文单位既有党务、政务机关,也有学校、团体,如:
“中山县第二区区事委员会”1929年3月5日印发的《令饬植树运动为总理逝世纪念》;
“中山县政府”1946年3月4日印发的《仰切实鼓励各乡付加强植树运动广为播种由》;
“中山县商会”1946年3月9日印发的《为定于三月十二、十三两天为植树日期希届时派代表到场领树苗由》;
“私立总理故乡纪念中学”1949年3月19日《呈为遵将私立总理故乡纪念中学植树节造林运动办理情形请察核》等等。
这些档案从一定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至少在组织上对植树造林运动有一定程度的重视。
新中国“植树节”始于1979年
新中国成立后,1979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森林法》,并将3月12日定为我国植树节,动员全国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将植树节定在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意在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孙中山先生未竟的事业和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并且实现得更好。1981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根据邓小平同志的倡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1982年的植树节,邓小平率先垂范,在北京玉泉山种下了义务植树运动的第一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