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中山日报 2007年3月13日
研究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对现代社会建设有什么特殊意义?其在何种广度、何种层次上对当代社会起着怎样的影响?新时期孙中山研究的侧重点在哪里?
昨日,在全社会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82周年之际,由市孙中山研究会、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及本报联合举办的纪念座谈会在故居举行,十多位多年潜心于孙中山研究的学者们就这些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同,由于其理论的先进性和民本性等特点,在新时期孙中山研究大有可为。做好孙中山研究,不仅对我市和谐社会建设有着特殊意义,更能够对民族的现代化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加强孙中山研究和资源的利用
丘树宏(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多年来,市孙中山研究会、孙中山故居及相关单位和个人对孙中山研究和资源利用做了大量工作,成果显著,对推介中山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从时间上看,孙中山先生逝世至今82周年,而我们对孙中山先生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实际上是从改革开放之后开始的,这期间不过20多年,无论从深度还是从广度上来说,我们对孙中山的研究都是不够的;另一方面,人类社会正在走向民主、法制、文明,世界大同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孙中山先生思想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我们在世界大同的路上走得越远,其思想的光辉就愈加璀璨。孙中山先生的许多思想,代表了人类社会的走向,只要大同社会没有实现,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就不会过时,对它的研究也不会走到尽头。
年初,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根楷提出今年全市宣传工作有三个重点,其中一项即为:要加强对孙中山的研究和资源的利用。孙中山先生是中山人的骄傲,是中山的重要品牌和资源宝库,也是全中国、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去年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均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就是明证。作为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如果我们不深化相关研究,不好好珍惜、利用这个不可代替的宝贵资源,那就对不起国家和人民。
如何做好孙中山研究?首先应该加强领导。我建议站在全市的高度,成立一个统一的机构,组织、规划、部署孙中山研究。其次,要进一步实现资源整合。目前,虽然全市的孙中山研究相关机构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还需加强其相互之间的统筹与协调。第三,在加强研究的同时,要十分注意突出对这一资源的利用。研究单位和个人要多出成果,出好成果;要积极利用伟人故里的优势,为全球相关研究单位与人员提供帮助与服务;要与时俱进地寻找切入点,开辟新领域,研究新课题,激活孙中山研究;还要深化已有的研究成果。同时,要抓好资源利用,在研究与弘扬的过程中,提升中山城市形象,让市民们更多地了解伟人思想,促进中山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
对孙中山先生研究可突出“人性化”
孙必胜(孙中山先生曾侄孙,市孙中山研究会名誉顾问):去年,我曾经重返夏威夷到曾祖父孙眉的农场,去寻找孙眉与孙中山曾经生活的痕迹。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当前不少海外的华人,甚至是外国人都对孙中山十分感兴趣,但是他们却没有办法查到更多的相关资料。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是语言的原因,外文孙中山相关资料较少。二是研究方法的原因。国内的研究多侧重于学术性,而少故事性、趣味性,不易引起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的兴趣。由此,我希望国内的孙中山研究能从史料收集入手,多做些“人性化”的研究,如,孙中山性格如何?家庭关系如何?与别人的关系如何?从而还原一个丰富立体的人物形象,吸引更多的读者。
孙中山的许多哲学观点,对构建和谐社会有深刻意义
杨海(市孙中山研究会会长):在去年举行的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主席评价孙中山时所提出的“永远”两字,让我感触最深。我理解:学习孙中山,深入研究孙中山,弘扬孙中山的精神,不但在当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要继续进行下去。如孙中山关于“社会进化”,关于“阶级战争”,关于“人类以互助为原则”等哲学观点,对于当今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是有深刻的意义,因此,我认为对孙中山思想的研究和阐发,无论从深度和广度,都有待我们进一步下大力气去进行。
中山市孙中山研究会自1983年成立以来,一直以学习、研究、弘扬孙中山精神为己任,搜集、整理、出版了大量有关孙中山的革命史迹和相关人物的大量研究文章,成果丰硕,为推动我市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市委布置的中心任务,继续做好工作,为把孙中山的故乡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
弘扬孙中山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林绍声(市孙中山研究会常务理事):民生主义既是孙中山为之奋斗的革命纲领之一,又是他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制度。其民生主义,民生史观以及他所提出的“均平”与“协调”,“互助”和“博爱”思想,“天下为公”的最高境界,与现在党中央提出的以民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注民生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因而,深化对孙中山思想研究,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特别是现在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民生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和焦点。如就业、医疗、社保、三农、环保等问题,如果这些民生问题都解决好了,那么孙中山当年提出的民生主义遗愿,今天就能一一实现了。这就是我们现在之所以要研究孙中山,弘扬孙中山精神的现实意义,也是我们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具体行动。
孙中山研究题材广阔而大有作为
李伯新(市孙中山研究会副会长):从隆重纪念孙中山先生140周年诞辰谈起。从去年2月28日起至12月25日止,在我国大中小城市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隆重纪念活动不下106次,其中中山市开展研讨及诗画展达8次。最大规模是11月12日在北京举行的纪念大会,3000人出席,以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为首的中央领导人、民主党派、各界人士和孙中山亲属。在国外,世界5大洲中有美、英、法、俄、日等22个国家,用不同形式隆重纪念。这种“孙中山现象”本身就值得研究。
胡锦涛主席在大会上赞扬“孙中山先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建立最具历史意义的伟大功勋。他对国家和人民作了杰出的贡献,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发扬光大”“永远缅怀他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所建立的历史功勋。”这个讲话鞭策我们史学工作者更要深入地去研究。我们要关注孙中山各个时期行动的时代意义及历史地位,还要研究和总结孙中山和他同时代有贡献的人物,这些题材是广阔而大有作为的。
深化孙中山研究,中山学者责无旁贷
李文光(市孙中山研究会常务理事):孙中山精神、孙文学说是一个极为丰富的宝藏,我们现有的研究和开发仅是冰山的一角,今后仍然有继续开发的丰厚潜力和广阔前景。胡锦涛主席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明了我们进行孙中山研究的目的和态度。新中国成立后的58年间,不少政策和建设大计已取得的伟绩,都源自孙中山先生的观点和主张。因此,对孙中山研究,更需进一步深化。作为孙中山故乡的研究者,这一任务更是责无旁贷。
孙中山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历久弥新
简君毅(市孙中山研究会会员):孙中山先生不仅是中国的一位伟人,也是世界的一位伟人。他的事业和理想对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而,孙中山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历久弥新,以其独特的价值,为当代中国和世界源源不断地提供着精神资源、思想叛逃和智力资源。时至今日,孙中山研究仍然具有无穷的活力和吸引力,仍有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我们去探讨和研究。如最近才被披露的南塘村发现孙中山所题校训一事。从事件看,我们的研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从事件的影响看,孙中山先生在海内外仍然有着非常高的关注度。
孙中山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兆锦(市孙中山研究会副秘书长):民族精神是民族凝聚、存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民族精神缺失,这个民族就会涣散、分裂、被奴化甚至灭亡。孙中山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思想文化基础上博采世界众长,并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这种精神所蕴涵的内容十分丰富,需要人们深入研究,并将之发扬光大,成为今天我们祖国建设和民族振兴的重要资源。
孙中山精神根植于人民大众。推翻帝制、创立共和、构画建设蓝图、提出三民主义、提倡天下为公、追求社会平等博爱……无论其理想抱负还是精神品格,无一不与人民大众息息相关。中山市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在历史上涌现过不少名人志士,但孙中山先生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明星。淡化这颗明星,其他也必然会黯然失色,因而我们更应该做好孙中山研究。
民生主义与民主宪政思想是研究重点
田正义(火炬开发区科协副主席、市孙中山研究会会员):当前,孙中山研究应突出两点:一是对其“民生主义”的研究。这一点在孙中山思想体系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并认为它是社会发展的源动力。这与党中央近些年来关注民生是不谋而合的,深化对其研究,对贯彻、落实中山精神有特殊意义。二是对其民主宪政思想的研究。这是孙中山先生的政治抱负与理想,对当今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且,孙中山先生一早就提出的“民主道路虽然艰难,但是世界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的观点是令人尤其钦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