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

首页 > 孙中山 > 相关人物

魏源

姓名: 魏源
生卒年月: 1794~1857
字: 默深、墨生、汉士
号:
籍贯: 湖南邵阳隆回县
生平: 

   

晚清思想家。晚年信佛教,法名承贯。嘉庆十九年(1814)以拔贡入京就读太学,治汉学、宋学及《公羊传》,并与龚自珍切磋古文辞。

嘉道之时,清朝已入衰世。魏源以天下为己任,讲求经世之学,力图以之谋求国富民强,从而成为晚清学术的开风气者。他由习王守仁心学而改从今文经学(见今文学派),论学以“通经致用”为宗旨。对于充斥朝野的考据学风和理学的性理空谈,皆加贬斥;指出汉学“锢天下聪明智慧,使尽出于无用之一途”;宋学同样“无一事可效诸民物”。他反对拘泥古制,依据《春秋》公羊家说,提出了“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这种思想,不为时人所接受,故他自道光二年(1822)后历经会试而屡不中。

道光初年,魏源曾先后任江苏布政使、巡抚幕僚,主持《皇朝经世文编》纂辑事宜,对海运、水利诸政多所建言,力主以海运代河运,重申“惟海运可再造东南之民力,惟海运可培国家之元气”。道光八年,入京任内阁中书,与同官龚自珍以讲求匡时救弊之学而齐名,有“龚魏”之称。后居父丧侨寓扬州,深得两江总督陶澍倚重,力赞陶澍以票盐法整顿淮北盐务。后法行淮南,使两淮盐课成数十万增长,年收银五百万两。促成两淮盐法改革,是魏源对当时盐政的重要贡献。

鸦片战争爆发,魏源一度应钦差大臣裕谦聘,入浙江参赞军务。兵败,感愤时事,撰成《圣武记》十四卷。他深以鸦片战争败北为国耻,试图用清初以来的武功之盛激励民气,重振国威,抵御“英夷”,并提出了一些强国的具体建议。他针对积弊,于兵饷主张开源节流,整顿财政,“采金更币”;于河工主张修复黄河故道,导河于大清河入海。又遵友人林则徐嘱,据林所主持译编的《四洲志》,参以历代史志及两人记录,辑为《海国图志》五十卷,后续增至一百卷。《海国图志》率先介绍西方各国历史地理状况,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表明魏源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先行者之一。

 道光二十五年,魏源终于得中进士。之后,曾任知县等职,官至高邮州知州。咸丰三年(1853)正月,应调协助安徽巡抚周天爵镇压皖北捻军。后因年逾六十,无心仕宦,遂断然辞官归隐,一直侨居兴化,手订生平著述,潜心研制佛学。七年三月,在杭州僧舍病故。

  魏源学识渊博,才气横溢,一生著述甚富。除前述《皇朝经世文编》、《圣武记》、《海国图志》外,经学著作主要有《诗古微》、《书古微》、《两汉今古文家法考》等;史学著作主要有《元史新编》、《明代兵食二政录》、《道光洋艘征抚记》等;先秦子学著作主要有《孔子年表》、《孟子年表》、《老子本义》、《墨子注》、《孙子注》、《吴子注》等;文学著作主要有《古微堂诗文集》等;佛学著作则辑有《净土四经》。1976年,中华书局集魏源诗文杂著合为《魏源集》刊行。



上一篇: 曾国藩
下一篇: 没有下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