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中国基督教青年——中国基督教青年会成立二十五周年祝词①

Home > 孙中山 > 主要著述

勉中国基督教青年——中国基督教青年会成立二十五周年祝词①

题名: 勉中国基督教青年——中国基督教青年会成立二十五周年祝词①
撰写时间: 一九二一年
原载: 据孙文《勉中国基督教青年》手稿影印,载《国父墨宝》,北平、北方杂志社国父遗墨筹印委员会,一九四八年三月初版
出处: 黄彦编:《孙文选集》(下册),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11
全文:                                            勉中国基督教青年
                                 中国基督教青年会成立二十五周年祝词①
                                           (一九二一年)②
    中国四万万众向成一片散沙者,非其性然也。以亡国二百六十余年,备受异族专制之毒,集会有厉禁,言论无自由,遂至习非成是,几将吾人乐群之性、团结之力消灭净尽,此散沙之象所由呈也。第白海禁初开,基督教国以条约要求废去传教习教之禁律,于是中国之基督教徒始有集会之自由。清廷以既不能禁教徒之集会,而对于一般人民集会之禁令亦渐放去。此中国人民之得集会自由,初实多教会之赐也。由是风气渐开,民智日进,至今竟能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其影响所至,不为不大矣。独惜专制之余毒仍未尽除,清朝之官僚依然作恶,而中国人民犹日在水深火热之中。是无异昔时之以色列人民虽得摩西之超度,脱离唉及①奴隶之厄,而尚未至加南乳蜜之地,以享幸福之情况也。然教会之人中国,其直接间接之有造于中国人心社会,其结果既如此矣。
    ①  此系手稿,正文前有标题及“孙文”署名。似为应文中所称“中国基督教青年会”亦即设址于上海的“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某出版物之约而写,但迄今尚未发现各地青年会书刊有登载该文者。
    ②  原稿未署写作日期。文中谓“是会之设于中国至今二十有五年”,“今当二十五年庆祝之辰,予欣喜而为青年会贺”。按美国传教士于一八八五年分别在福建福州和河北通州成立两个学校青年会,为青年会之设于中国最早者,但庆祝二十五年诞辰似非指此,而应指文中叙及的“中国基督教青年会”。中国青年会最早的全国性组织,系世界基督教青年会领导者、美国人穆德(John Raleigh Mott)于一八九六年十一月在上海集合全国二十七个学校青年会举行大会所设立的“中国学塾基督幼徒会”(一九一五年十一月起改名“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若以周年计,则成立二十五周年当为一九二一年十一月,故暂定该文作于是年,但尚需进一步查证。以往全集本有标为作于一九二四年者,因未说明依据而不予采用。^
    继教会而兴者则有青年会,其仪式制度比教会为宽,其普及招徕比教会尤捷。青年会以德育、智育、体育为职务,吸收青年有志之士以淘[陶]冶之,而造成其完全之人格。此本基督救世之苦心,行孔子“自立立人,自达达人”②之美意。如是青年会者,乃以团体而服务于个人者也。是会之设于中国至今二十有五年,推行几遍全国,发达之速,收效之大,志愿之宏,结合之坚,洵为中国独一无二之团体也。今当二十五年庆祝之辰,予欣喜而为青年会贺,更欲进而为青年诸君勉焉。
    诸君皆曾受基督教青年会之德育、智育、体育之淘正陶刁冶,而成为完全人格之人也。合此万千完全人格之青年,为一共进互助之团体,诸君之责任重矣,而中国基督教青年会之责任更重矣。夫教会之人中国,既开辟中国之风气,启发人民之感觉,使吾人卒能脱异族专制之羁厄,如摩西之解放以色列人于唉及者然。以色列人出唉及而后,犹流离困苦于荒凉沙漠间四十年,而必待约西亚以领之,而至加南之地。今中国人民既由散沙而渐结团体,卒得脱离清朝之专制矣。惟脱离专制之后,反陷于官僚武人腐败横暴政治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困苦比前尤甚,其望约西亚之救也诚切矣。然统观中国今日社会之团体,其结合之坚,遍布之广,发达之速,志愿之宏,孰有过于中国基督教青年会者乎?是欲求一团体而当约西亚之任,以领带中国人民至加南乳蜜之地者,舍中国基督教青年会其谁乎?予既有望于青年会之深,而不禁勉青年诸君之切也。诸君既置身于此高尚、坚强、宏大之团体,而适中国此时有倒悬待救之人民,岂不当发其宏愿,以此青年之团体而担负约西亚之责任,以救此四万万人民出水火之中而登之桩席之上乎?
    中国基督教青年其勉旃,毋负国人之望。
    据孙文《勉中国基督教青年》手稿影印,载《国父墨宝》,北平、北方杂志社国父遗墨筹印委员会,一九四八年三月初版
    ①  唉及(Egypt),今译埃及。
    ②  后文亦作“己立立人,己达达人”。语出《论语》“雍也”篇,原文是:“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上一篇: 宣布徐世昌梁士诒卖国殃民罪之通告
下一篇: 继承先烈遗志为国奋斗——邹鲁编《黄花冈烈士事略》序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