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榄刺绣,绣上了年轻人的包包;芦兜粽、海洲鱼饼成为人们餐桌上常备的美食;休闲放松时点一支五桂山土沉香,赏一块陶塑瓦脊……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孤芳自赏的“老古董”,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大家闺秀,它来自寻常百姓家,却不只是简单的民俗或技艺,它是中华文化千百年来的艺术结晶,是人民口传心授的生活智慧,更是岁月馈赠的宝贵精神财富。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主会场(中山)暨石岐龙舟文化周将于6月11日—14日在我市举行,全省各地也将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非遗宣传展示体验活动,提高全社会自觉保护传承非遗的意识。
在中山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上,蕴藏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目前,中山市共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7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20项、市级41项)。在中山,可以欣赏到醉龙舞、麒麟舞、鹤舞以及起湾金龙表演,也能品尝到杏仁饼、石岐乳鸽、黄圃腊味、三乡茶果等特色非遗美食,它们成为了中山市的文化品牌。
从陈列在馆的“古董”到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友”,中山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快非遗与文化旅游等产业业态深度融合,推动非遗在新时代社会生活中出新出彩。非遗的产生与发展,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密不可分。从日常生活中汲取新养分、获得新发展,是非遗价值进一步激活的重要体现。
非遗“逆生长”,传得下来是基础。要想把非遗从“遗产”变“财产”,首先必须得把非遗传下来。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较量,2012年以来我市启动了非遗传承人抢救记录工程,对醉龙舞等非遗项目传承人和三乡木偶戏等濒危项目的传承人进行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方面的系统性记录,建立了广东省首个地级市非遗数据库,并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目前已完成19个非遗项目的抢救性记录工程,涵盖了传统技艺、传统艺术、传统音乐、民俗等七个类别,实现了非遗项目实体和数据保护“双保险”,只有尽力保存,才有新的可能。
非遗“逆生长”,用得上来是关键。今年的端午,央视财经频道《生财有道》栏目聚焦中山端午文化,刚刚入选中山市第九批非遗的港口镇“龙艇”以及遍布中山酒楼的芦兜粽登上了央视屏幕。
从衣食住行,到文化生活,非遗正展现出蓬勃的生命活力。各类展演、直播、购物节等新平台也在托举传承人直面受众,实现文化的传袭和“破圈”。与高校合作、与企业合作、成立合作社,开发创意产品、售卖非遗商品、传播非遗作品,让非遗融入可见、可亲、可参与的现实生活。
非遗的每一次华丽转身,都是对技艺之美的再认识,对生活之美的再感知,昔日那些停滞在岁月里的“文化标本”,再次成为流动的现代艺术,扮靓着人们的生活。我们也期待有更多热爱传统文化、懂得市场营销、擅长设计创作的人走近非遗,让那些藏于乡野、束之高阁的非遗“活”起来,“火”起来,在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文化与市场的对接中,更好唤醒生活,点亮生活。
来源:中山日报 2022-06-11